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頁

「不要站隊。也不宜站隊。小硯去了國外做研究,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哪怕當初他的初衷是為了讓自己獨立,為了避開我們有意無意施加的壓力,但今天我要說,小硯的選擇是正確的。」

高萍望了望丁佐民,終於道:「還記得那個被小硯救了的何小曼不……」

「記得。怎麼了,不是說不來往了嗎?」

「嗯,後來沒再提過。不過,我一直在留意著這個女孩子,聽說考上了國紡大,還是挺厲害的。」

「國紡大?」丁佐民一琢磨,就看透了何小曼的心思,「這女孩子有野心啊。」

「你覺得,她怎麼樣?」高萍目光炯炯。

「呵呵,一切為時尚早。再說隔著千山萬水,我們想那麼多也沒用了。既然打定了主意讓小硯遠離這一切,那往後這類事情,就順其自然吧。」

何小曼一點兒都不知道 ,時至今日,自己還能成為丁副市長家裡的談資,甚至在一年多之後,由以前的完全不能考慮,變成了「順其自然」。

有人總以為自己是上帝,其實什麼都不是。

何小曼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旁人看或不看,順不順自然,其實都是沒有用的。

在給學校寫了數封言辭懇切的信件後,何小曼終於得到了學校的特許,只需她在學期內修滿學分,學校不會對她的在校時間做強行要求。

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答覆,何小曼立即開始行動起來。她必須在開學前,將崇光棉織廠駐s市的銷售辦事處給建立起來。

但在將重心移到s市之前,她還有件大事要做。

因為史培軍已經停薪留職,培優印刷廠有了正式的當家人,終於從一個街道小作坊向私營企業的雛形轉變。

但培優印刷廠的法人代表依然是王秀珍,何小曼要為史培軍正名。

一聽何小曼竟然要給自己「一個名份」,史培軍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

「小曼,這廠你有很多心血的,寫誰的名字不一樣啊,幹嘛要改。」

「你理當獲得更多。」何小曼卻很堅定,「我去了s市更沒時間照顧這裡,你現在是當仁不讓的老闆,不用不好意思。明天咱們就去更改營業執照。」

一個上午的功夫,退休「企業家」王秀珍就完成了歷史使命,從培優印刷廠又退休了一遍。

在何小曼的再三堅持下,史培軍的股份變成了六成,何小曼佔四成。史培軍其實不願意,當初一人五百塊,湊了一千塊錢辦的廠子,理當一人一半才是。

但他也並沒有多想六成和一半的區別,只當是何小曼要讓自己覺得是廠子的主人。

直到若干年後,他才會意識到,別說是一成股份,哪怕是多1%的股份,也意味著完全不同的話語權。

何小曼給他的,是對廠子的話語權和決策權。

二人辦了更改手續之後。廠子的生產經營沒有任何波動影響,倒是史培軍的父母對何小曼更讚賞有加。

「這孩子不貪心,做事有氣度,能成大氣。」

「是啊,真是難得。咱們小軍也是仗義之人,他們兩個做事,倒真是能長長久久的。」

對於印刷廠的發展,史培軍還是很尊重何小曼的意見。

何小曼說不乾膠貼紙不長久,縱然當下壟斷著c州市場,史培軍也相信何小曼說的那一天終將來臨。

但印刷業務是不愁前景的,關鍵是要想好下一步的業務重頭。

見何小曼當真要去s市,王秀珍狠狠地哭了一場。

「早知這樣,還辛辛苦苦翻這二層幹什麼?橫豎你們一個一個都走了。就留我和你爸守著樓上樓下……」

何小曼哭笑不得,卻也體諒親媽的心。摟住她悉心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