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不只是美國商業和金融中心,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僅中央公園的周圍,便有很多文化設施。公園東邊沿第五大道東西兩側,自北向南,有紐約市博物館、國際攝影中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猶太博物館等十幾個博物館和文化建築。其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收藏最齊全的博物館之一,含有15個獨立的館所,236個展廳,彙集了世界各國曆史文化的精品。公園西邊,有世界一流的展現人與自然發展程序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天文館。位於西53街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珍藏著自十九世紀以來各種流派的藝術品,是舉世聞名的現代藝術寶庫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前,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駐地在西第66街155號,街對面便是舉世聞名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所在地。曼哈頓的劇場、演出廳難以勝數,僅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就有包括大都會歌劇院、艾弗裡·費希爾廳、紐約州劇院、愛麗絲·塔裡廳、維韋安·博蒙特劇院等多個演出廳和劇場。作為林肯中心一部分的茱莉亞音樂學院,曾為世界各國培養出許多著名的歌唱家。幾條街之隔,洛克菲勒中心附近的卡內基音樂廳和無線電城市音樂廳等,也都是各國藝術家們夢寐以求的表演場所,百老匯大街沿線的劇場、戲院、舞廳更是多得令人眼花繚亂。除此之外,曼哈頓還有世界著名藝術家和作家們曾經居住過的格林威治村及索禾等具有特殊文學藝術氛圍的社群,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紐約市立大學等眾多高等學府及收藏齊全的圖書館。實際上,世人對曼哈頓的嚮往與其說是仰慕它的繁華,更多的是被它豐富的文化生活所
曼哈頓東河邊的聯合國總部(3)
吸引。
聯合國總部
聯合國總部的主要建築是一幢猶如一個豎立的火柴盒似的大樓,高165.4米,共39層。聯合國秘書處的大多數部門都在這座樓裡,最上面的第38層是秘書長辦公室。與主體高樓相連,是長而低的會議廳建築,內有各種大、中、小會議廳,休息室和餐廳等,延伸過去是聯合國大會廳。與大會廳相對,坐南朝北,是哈馬舍爾德圖書館。這幾個建築物相連,構成一片凹形的建築群,即通常所說的聯合國總部所在地。
1945年12月10日,美國國會一致決定邀請聯合國在美國建立永久性的總部,其他一些國家也發出類似邀請,1946年2月14日在倫敦召開的聯合國大會接受了美國的邀請。當年年初,首先在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亨特學院建立了臨時性的聯合國秘書處;8月,遷到市東邊長島的成功湖。1946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接受了小洛克菲勒的850萬美元贈款,用以購買紐約曼哈頓東部羅斯福大道原為紐約市一個屠宰場的18英畝地皮。同時,紐約市政府也捐了附近的一些土地,並承擔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改造工程來建造聯合國總部辦公大樓。
聯合國辦公大樓的建造頗經過一番周折。據2002年1—4月的一期《聯合國秘書處新聞》報道,當時的聯合國第一任秘書長賴伊任命了一位名叫哈里遜的美國人為首席設計師,於1947年成立了包括來自蘇聯、法國、比利時、加拿大、中國、瑞典、巴西、英國、澳大利亞以及烏拉圭的十名建築師組成的設計委員會,外加一些來自美國、南斯拉夫、希臘、波蘭的顧問及為數眾多的助手。中國建築師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委員中沒有非洲國家的建築師,而巴西建築師Niemeyer因系共產黨人,被美國拒發籤證未能來到紐約。關於聯合國大廈的建築風格,建築師們有過爭論。法國建築師Le Corbusier 原來的設計是樁柱形;澳大利亞的Soileux反對板式摩天樓,認為此類建築固然省錢,但風格過於實際,稱不上是一個紀念性的建築物;瑞典的Markelius則贊同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