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裡有一萬戰兵皆騎兵裝備,高順師有四千戰兵為騎兵,張遼師有六千戰兵為騎兵裝備,這二萬騎兵列成方陣。
馬上騎兵皆身著光明鎧,光明鎧最顯著的特點是胸前、背後橢圓形甲板,正好護住前心後背,這種甲板經過打磨,在 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而漢代鏡子上常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話語,所以呂布順勢將其命名為光明鎧。
呂布之所以取名為光明鎧,就是想把它跟那個盛行於鮮卑混血種李淵李世民父子的唐朝明光鎧相區別開來,光明鎧更像是一種西式板甲。
最近幾個月裡,呂布在技術革新上沒有閒著,重新得到呂布信任的鄭渾和弟子馬鈞以及許多鐵匠,遵從呂布的指導,成功地開發出高爐鍊鐵技術,他們造出了被呂布認可的高爐,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不還原的雜質和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產生的煤氣從爐頂匯出,經除塵後,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等的燃料。
依照現代的技術,沒做出焦炭,呂布便勉為其難地把焦炭換成精媒,雖然這樣產生的鐵含的雜質多,卻也聊勝於無,高爐技術的關鍵點是使得燃燒溫度上升,使得鑄造鐵出現了,鐵產量大增。
鐵產量上去以後,經過呂布建議而建造起來的水力鍛造機鍛造,壓制成了適合貼附在人體的鐵板,再進行打磨,穿到人身上的時候,兩塊鐵板透過鐵鉚釘釦在一起,非常堅固結實。
因為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受到攻擊最頻繁的地方都是上半身,所以沒有必要像西方貴族騎士那樣全身披掛得密不透風,只需要護住前心後背,然後帶個有面罩的鐵盔,至於四肢都裹上皮套即可,若是四肢都像西方騎士那樣用上板甲,會極大影響靈活性和戰鬥效率,反而得不償失。
呂布主意定下來以後,便在幷州、翼州五個鐵礦附近的城池裡建造了上百座高爐,高爐旁邊便是軍工場,軍工場裡嚴苛執行呂布所說的標準化作業,剛開始效率很慢,但一旦推行了嚴格的標準化後,生產質量穩定下來,速度也逐漸提了上來。…;
呂布在這幾個月裡從世家大族那裡賺了很多錢,他在軍工上投入了二十多億錢,這麼多錢投入進去,整個翼州、幷州有上萬名工匠都在沒日沒夜地為中央軍打造兵器、盔甲,終於在呂布橫掃河套之前做出了兩萬套光明鎧,呂布便全部裝備在精銳騎兵身上。
軍工場裡沒有再繼續做鎖甲了,也沒有做鱗甲、札甲,因為呂布發現無論是鎖子甲還是鱗甲、札甲,不論是鎖甲還是鱗甲,都很難有效避免弓弩的傷害,畢竟還是有孔洞,孔洞越大,越難以有效避免,但板甲卻不僅能有效避免刀槍的傷害,更能避免弓弩箭矢的傷害,因為板甲畢竟是一個整體鑄造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加工效率,鎖甲、鱗甲的小鐵圈、甲片等零件都太小加工極其繁瑣,不僅耗費人力,而且也難以加工強化,特別是鎖甲,鐵環越細小防護效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悍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工序麻煩所以造價也相對昂貴,而且西式板甲純屬鑄造鍛造後打磨,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工,鍊鐵技術提高後造價也跟著降了下來,而且板甲稍作改良後,其防護力和同等重量下帶給士兵的靈活性為其他鐵甲所不及,而且還提供了冷熱加王的更加便利的條件。
光明鎧打磨後,在 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如果能夠選擇好戰鬥的反應,迎著太陽戰鬥,必能帶給敵人很大的視覺阻礙,從而增加勝率。
光明鎧只是身體的一塊防護,除此之外,騎兵們都裝有牛皮製造的護臂、護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