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全面證明。

於是,以鐵路的出現和戰略‘性’運用為標誌,一個新的軍事時代來臨了。由於鐵路賦予的高機動‘性’,使得軍隊能夠六倍於拿破崙時代(即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行軍速度前進,而鐵路不能修到海,所以空間廣闊的大陸‘性’國家從得到的好處,遠遠超過了海洋‘性’國家。

對於內憂外患的清王朝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福音。可惜,這個福音卻根本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清國內的廟堂之,多是追名逐利之徒,民間雖有一些睿智之士,但人微言輕,難以“達天聽”。總而言之,長期的閉關鎖國之後,一個空有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真正能夠‘洞’察世界軍事大勢鉅變的,只能說是鳳‘毛’麟角。

“馬拉火車”演鬧劇

大清國的第一條鐵路是英國商人修建的,時間是1865年(同治四年)。一個為了攬生意的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鋪了一條約0。5公里長的展覽鐵路,做起現場實物廣告。

用今天的眼光看,這次宣傳真是太成功了,因為那火車隆隆的轟鳴聲,攪動的是整個北京城的神經。只不過,其達到的效果跟杜蘭德的預期恰恰相反。轟動過後,火車成了怪物。清朝官民群情驚駭之下,這條短命的鐵路被清廷步軍統領衙‘門’勒令拆毀了事。

國境內第二條鐵路出現在江南,由吳淞口到海,修建時間是1876年,修建者是英國的怡和洋行。鐵路全長14。5公里,機車僅重15噸,牽引小型客車,時速24~33公里。英商的目的很明確商用贏利。

對此,清朝的反應,居然是絕對不能接受。結果,由總理衙‘門’與英商‘交’涉,以28。5萬兩銀子買下整條鐵路,然後將鐵軌、火車一律拆毀。拆毀之後,還不是封存入庫,而是計劃用輪船載到臺灣,直接沉入大海。

直到1877年(光緒三年),大清國才開始自行修建第一條鐵路唐山—胥各莊鐵路。其目的,正如李鴻章的重要幕僚唐廷樞指出的那樣,在於“使開平之煤大行,以奪洋商之利”。

但是,由於保守派以此鐵路噪音太大、損傷地脈為由,堅決反對,當這條9。7公里長的鐵路終於在1881年竣工時,卻不能使用蒸汽機車,只能“以騾馬拉煤車”,演了“馬拉火車”的鬧劇。與此同時,洋人們的蒸汽船正源源不斷地把外國煤炭拉到國沿海各個城市大幅傾銷。

無力迴天劉銘傳

大清朝野下,較早意識到鐵路的軍事戰略價值的,是出身淮系的軍人劉銘傳。

劉銘傳曾在李鴻章麾下,對太平天國及捻軍作戰立下赫赫戰功,後因捲入湘軍、淮軍之間的派系之爭,被迫辭職回到老家合‘肥’。1880年,賦閒在家的劉銘傳寫道

“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釐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於用兵尤不可緩。……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趨,相機策應,雖萬里之遙,數日可至;百萬之眾,一呼而集。且兵合則強,分則弱。以國十八省計之,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餉調兵,無力承應。若鐵路告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併成勁旅,防邊防海,轉運槍炮,朝發夕至,駐防之兵即可為遊擊之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餉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

即使是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看來,這也可謂真知灼見,擲地有聲。

到這個時候,劉銘傳的老級李鴻章,也略有所悟。他說過“從來兵合則強,兵分則弱。國邊防、海防各萬餘里。若處處裝置,非特無此餉力,亦且無此辦法。苟有鐵路以利師行,則雖滇黔甘隴之遠,不過十日可達。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為遊擊之師。將來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