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五胡亂華

公元230年前後,中原西晉皇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自漢朝以來就向中原內地不斷遷徙的胡人,逐漸盤踞富庶的華北地區,勢力不斷壯大。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汾水流域,趁機起兵,於是中原大亂,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胡人,馬背上的民族,為牧草和水源、為生存奔波、遷移,是以難以形成固有文化氛圍,被中原以定居為常態、以從事農業為主、豐衣足食的民族,特別是漢民族,貶之為“狄”、“夷”。這些民族即使在遷居至中原部分地區後,也基本沒有好待遇,甚至被當作奴隸使喚,與漢民族的矛盾不斷加深,“五胡亂華”期間,殺戳成為相互間發洩怨懟的手段,上一個輪迴胡人在漢人地區奸擄搶掠、屠城滅族,下一個輪迴漢人反攻倒算……,中原黃河以北地區十村九空,人們倉皇南逃,這期間,發生一幕幕令人髮指,甚至是空前絕後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

“胡人”稱謂初溯,因為這些異族男性鬍子較多、較濃密之緣故,是以稱“胡”,即“鬍子”也。自盛世漢朝以來,漢民族以天國自居,“五胡亂華”卻是將整個漢民族的自尊踐踏的年代,漢人談胡色變,體現在漢語言上,“胡說”、“胡思亂想”,之中的“胡”,即亂之極也,可見影響至深。

說“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部族,另外還有多支人數較少的部族,從中原北部、西部而進入,除鮮卑、羌、羯外,其它部族外貌與中原漢人迥異,是以稱之為“夷族”,“夷”即異也。

胡人與漢人的拉鋸戰,持續三百年,其間腥風苦雨、血流成河,卻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北方部分地區胡漢混居,直至後來胡漢通婚,得到了暫時的和睦;其它地區則逐漸接納各地移民,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

北方漢語逐漸混合了胡人口音,特別是鮮卑口音,成為北方漢語的主流;而其它地方,則各自吸收外來移民的特點,使中原各地口語各有千秋。

漢服吸收了胡服輕便的特點,逐漸趨向簡單實用;居民的膳食中有了胡蘿蔔、土豆(洋芋)等胡人膳食,食物結構趨向多樣化。

隨胡人的南下,中原樂器逐漸吸收了胡琴、胡簫等輕便樂器特點,音樂也吸收了胡樂中高吭的音律,民間音樂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五胡亂華”,漢人與外族人血的洗禮,漢民族血的覺醒,中華民族血與火的鳳凰涅槃。

魏日冕帝

魏日冕帝,魏皇朝開國皇帝席冕,平定了西北入侵的胡人,天下安寧,南北大統一,為絕地域之紛爭,保皇權之穩固,遂進行人口大遷移,胡人開始進入西南、中原之地,與當地居民比鄰而居,戰亂時逃到南方的中原人,此時也逐漸向北方迴歸,時人稱之為“胡人入塞”、“南人北歸”。

因著常年征戰,日冕帝稱帝時年事已高,已經五十開外,後宮並不充裕,皇后李氏已斃,貴妃鄧氏主理後宮,其它妃嬪也不過十多人。

也因著常年征戰,日冕帝子嗣也不多,除戰死和流離失所的,膝下只餘二皇子席君衡(30歲)、三皇子席君睿(29歲)、七皇子席君寧(18歲)、九皇子席君越(16歲)、十一皇子席君瑜(6歲),還有數個皇女。三皇子為皇后李氏所出,二皇子為貴妃鄧氏所出,其它皇子皇女均為妃嬪所出。(歲數以本章開卷時起算)

彼時,魏皇朝的版圖東至渤海灣,西至蜀,南包括越南,北至嘉裕關,東北、蒙古、新疆等仍分為幾個小國。

慕容將軍

魏皇朝大將軍慕容臨,於戰亂時與開國皇帝席冕結拜,共同抗敵,為魏皇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