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樣的形式。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裡,財不露白的思想深入人心。
就算自己家裡真有古董,那也不能拿出去給人鑑定啊,還要現場估價,萬一值個幾百萬,在電視上一播出,那不誰都知道了。
要是被小偷惦記上,或者被街坊鄰里知道,這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所以,家裡有古董的人寧願去潘家園和琉璃廠私下交易,也不願意到電視上露臉。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還有一部分人膽子大,不怕上電視,有專家現場鑑定和估價,就不怕被人宰了,知道值多少錢,心裡踏實。
只要是老京城人,誰家沒有些瓶瓶罐罐,平時看著不起眼,但保不齊就是一個金疙瘩。
過來的人大都抱著撿漏的心態,這些物件不可能都拿來給專家鑑定,會事先做一次篩選,從中挑出有代表性的物件給專家講解。
即便是假的,也要有個說法,給觀眾普及一下收藏方面的知識。
節目時長有限,所以篩選出來的物件還要給專家把關,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文物。
在錄製節目之前,這些物件專家都上過手了,真假心裡都清楚,實在拿不準的也可以和其他專家商量,這樣就不會出現看走眼的情況。
這畢竟是一檔專業的鑑寶節目,如果播出後被其他專家挑出了毛病,那就不專業了。
或者說,錄製節目就是走個過場。
這檔節目的前期籌備非常重要,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選出三十多位持寶人,這些人都是願意配合上電視的,可以錄製兩期的節目。
等到節目播出後,相信會有更多的百姓願意參與進來。
“馬哥,怎麼樣?聽說你還自己拿了幾件寶物出來壓軸。”林子軒詢問道。
“就是大家一起參詳參詳,不算什麼。”馬未督謙虛道。
想要吸引觀眾的注意,提高收視率,就必須拿出有分量的寶物,或者說值錢的物件。
要是一場節目下來都是小几萬的物件,觀眾看著沒勁,提不起精神,要是有價值上百萬的物件,那就不一樣了。
如果有稀有的寶物,觀眾為了長見識也會收看。
這檔節目剛開始,哪那麼巧就能碰到值幾百萬的古董,於是就會出現職業的託。
馬未督和拍賣行會拿古董出來,找人編個故事,什麼在地攤上花幾千塊買來的,專家一鑑定值幾十萬,這樣節目就有看頭了。
拍賣行拿古董出來是為了宣傳,可能下一次拍賣的時候就有這件古董。
這倒不算是作假,《鑑寶》主要是為了介紹古玩和收藏的知識,能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了。
這種事情在拍賣行很常見,有些託專門用來抬高價格,還有的故意導致流拍,反正古玩這一行有很多貓膩,外行人還是謹慎為好。
現場準備完畢,導演那邊預備開始。
整個演播廳佈置的古香古色,專家們穿著老式的大褂,慕姍姍穿了一件旗袍,很有點懷舊風,現場觀眾大多是臺裡的工作人員。
慕姍姍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持寶人閒聊,介紹寶物的來歷。
這時候能引出不少稀奇古的怪故事,那些故事講的越離奇的越可能是託,他們是慕姍姍公司的員工,就是為了讓節目有意思。
以後節目走上正軌,這種託會越來越少。
每一位持寶人上臺的順序是固定的,專家們按照各自的專業進行分析,有時候說錯了,或者說的不到位,專家會要求重拍。
馬未督很享受這個過程,他的口才不錯,說起來頭頭是道。
反而那些專家是第一次錄節目,叫停的次數不少,解說的乾巴巴的,不夠吸引人。
這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