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行動。另外上京民亂的事情千萬不可告知宋人,對南去之人要一概扣留,知情者也要嚴守機密。不可洩露,即使我軍之中也不可讓士兵們獲知!”劉彥宗似是早有算計。侃侃說道。
“如今我軍新敗,燕王此人又狂妄。此時怎肯好好與我們和談!”翰離不搖頭苦笑道,此節他早已想到了。
“不然,燕王終究是臣子,他也需受皇上節制,所以我們不與他談,而是遣使前往汴京和他們的皇上談,我們可以誘之以利,適當降低條件,如不以黃河為界。可以不割讓三鎮,他們前者能以黃河劃界稱臣,如今必會覺得佔了很大的便宜,答應我們的條件!”劉彥宗說道。
“如若這樣,我們空耗大量錢糧,出動如此多的兵馬,豈不一無所獲?”翰離不心有不甘地說道。
“元帥,我們說不要土地,但沒有說不要錢財啊!宋人皇帝懦弱。大臣怕戰,我們可以藉此索要歲幣,讓宋人年年納貢,等平定了民變。我大金鐵騎可以隨時再度南下,這些土地、人口還是我們大金的,現在只是暫存在宋人手中罷了!”劉彥宗笑笑數道。
“嗯。那就依大人之計,讓王汭再走一趟!”翰離不點頭說道…
十一月三十rì。朝中聖旨到,鑑於當前的情況。以燕親王趙檉權河北兩路宣撫使,統領河北軍馬,主持對金國的和議,割讓中山、太原、真定三鎮,給歲幣,這次沒提以黃河為界,更沒說和親稱臣之事。趙檉看罷笑了,不過笑的有點無奈,皇上大哥膽子雖然大了點,但步子還是小了點,大勝之下還要割讓三鎮,豈不笑掉了女真人的大牙!
不過趙檉也從個‘權’字看出皇帝對自己還是懷有深深的戒心。在唐後期,有時派官員以攝、判、知等名義主管不同事先。宋承唐制,加以發展,朝廷的臺、省、寺、監、院等機構皆官無定員,無專職,雖有官名而不任其職,非有特殊詔令,不管本機構事務,稱寄祿官。另有差遣名義,分派官員主管各部門事務,地方長官亦由京朝官以差遣名義充任。宋朝的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又稱“職事官”。
元豐改制,改變名實不符情況,但不徹底,以後仍有差遣。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籤書、監等字。也有一些差遣並不帶上這些字樣,如縣令、安撫使等。官階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而差遣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官員的才能,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真正決定其實權的不是官階,而是差遣。
趙檉的任命中這個‘權’字就說明他這個宣撫使是個暫代官,並不是實職,也說明他哥讓他領兵不過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做出的安排也只是個權宜之計,隨時都可能被撤銷。而趙檉也知道即使給了他這個官,自己也根本無法節制河北的所有兵馬,不過是掛名的統帥,李綱第二罷了!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趙檉以宣撫司的名義下令,讓趙野送三十萬石軍糧,並派兵到順德府增援,同時調相州、磁州、衛州、懷州、洺州等兵馬來援。五rì之內,便聚起十萬兵馬,在人數上已然超過了對面的金軍,打不打的先擺出了一幅決戰的架勢。
趙檉很滿足,有了這個官,他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些事情了,比之自己先前預想的結果好多了,也就可以和翰離不好好玩玩兒了,可他現在不著急跟翰離不談,要使勁抻抻他…
………
“元帥,我們派出的使臣被燕王給送回來了!”翰離不抱著熱火爐等著使臣傳回好訊息,忽然手下進來稟告道。
“哦,他敢攔截我大金國的使臣,膽子太大了!”翰離不大怒,拍案而起吼道。
“元帥,下官還未走到磁州就被那裡的百姓圍了,不准我們透過,還要打死我們!”王汭一進大帳便跪倒哭訴道。
“那你們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