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更長!”趙信指著沙盤說道。
“德妃所言極是!”折美鸞說道,“雍熙北伐,宋軍僅東路曹彬一部就有十萬人,加上中西兩路,參加北伐的總兵力超過二十萬,遼軍也在十萬以上。雙方在岐溝關展開激戰。遼軍圍宋軍數重,宋軍被迫環糧車自衛,結果宋軍大敗,士卒潰散,死者數萬人,戰鬥極為慘烈。此役我軍於二月份出師,一直持續到七八月份有半年之久,卻連燕京城門都沒有摸到。”
趙檉點點頭,知道她們說得不假,燕京地區這種大規模的戰爭主要是由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決定。燕京在遼初是中原的後唐抵禦契丹南下的軍事重鎮。石敬瑭割讓燕雲後,遼升幽州為南京,是遼五京之一的陪都。但無論是軍事重鎮還是陪都、國都,對於一個政權都是至關重要的,往往駐有重軍,因此要奪取北京地區,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所以往往會導致戰爭規模大。
也正是由於燕京地區戰爭規模大,投入的兵力多,持續時間長,因此各方在參戰之前都會調集政權的絕大部分力量。宋太宗兩次北伐都是集中了宋朝的主要力量,僅糧草的徵調就涉及全國,而遼軍在抵禦宋軍時,也是傾巢而出,遼聖宗、蕭太后親至戰場,並且徵調了部族軍甚至東京的大軍。這時燕京地區的戰爭就不僅具有地方意義,而且往往影響到全國,具有政權爭奪的性質。
“就算是能攻下外圍險隘關口,可燕京城防堅固,城牆高三戰、寬一丈五尺,而且敵樓、戰櫓一應俱全。四隅都建有角樓,在每個城門的上端都有箭樓。城牆外則是寬闊的護城河,依靠吊橋通行。堅固程度比之咱們攻打過的靈州城還要堅固許多,這種高大堅固的城池,易守難攻,進攻一方難以輕易破城,而敵軍即可憑城拒守,也可固守待援!”趙信也言道。
“聽你們兩個的意思燕京城是攻不下來啦!”趙檉笑著說道,“可契丹人曾經攻破過燕京城,女真人也曾攻下此城,難道我就打不下來嗎?”
“官家說得不錯,可我們大宋卻沒有一次破城的先例,反而由於損兵過重,導致國力衰退,士兵膽寒,百官怕戰。官家根基剛穩,百廢待興,如果耗費了大量軍力財賦,卻北伐失敗,必會引發危機啊!”見官家信心滿滿,趙信忍不住給他潑了桶冷水。
“嗯,你們之言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燕京不取,我們大宋始終處於女真人鐵蹄的威脅之下,還要世代揹負著滅國之辱!”趙檉肅然說道,顯然他北伐的決心已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捉摸不定
() 趙檉前世的běi jīng城早就被拆了,他沒見過,外城沒了,可從只剩下幾座城門樓子和傳說中的故宮也可以看出當年的風采。但是他也知道到了金代和元代,běi jīng先後成為兩朝的國都,此後又稱了明代和清代的都城,經過歷代整修比之現在可要堅固的多也大得多,起碼城牆不再只是夯土,而是包上了城磚,使城牆更加堅固,還加修了‘馬面’和甕城。
但即便如此堅固的běi jīng城也先後被蒙古人、契丹人和明朝的朱元璋與李自成攻克過,尤其是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只有幾千人便憑藉著堅船利炮攻下了běi jīng城,給後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和屈辱。
誠然běi jīng城的得失往往出現在政權興亡之際,特別是契丹、女真、蒙古在北方的相繼興起,他們在進攻běi jīng之時,都是以新銳之師進攻行將就木之政權,取勝是勢在必然。金攻遼南京、蒙古攻金中都,女真進běi jīng就是很好的例子,可現在歷史跟趙檉開了個玩笑,此刻的大宋正是剛剛摘下了被征服的帽子,卻要去從如rì中天的大金國手中虎口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