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
這個原因就是可以避免唐代以來、主考官和考生之間形成的“恩師”與“門生”的特殊關係,也正是為了避免這種特殊關係,北宋的科舉制度中才會多了“殿試”這一關。
況且由官家親自主持殿試,使錄取的考生只能向官家感恩戴德了,這對於加強君主專制自然是十分有利的。
加上宋初,參加殿試的考生總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有的人多次省試透過後卻在殿試中被黜落,不免會產生怨恨不滿,這對統治者是十分不利的。
據說當時逗留在京師開封的科舉落第舉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國家有事不能正常舉行科考時,他們就可能耽擱十數年找不到出路,有時便釀成考生鬧事事件,也有些窮苦書生無力還鄉、甚至產生厭世之心投河自盡。
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宋仁宗於嘉祐二年(1057年)決定,此後殿試一律全都錄取,錄取名額可多達五、六百人。
且對於在省試中多次落第的人,朝廷規定另立名冊上報給官家,准許他們陪同考生參加殿試、叫做“附試”,時人也稱這些人為“特奏名”。這實際上是為曾經沒透過殿試的考生提供更多的機會,有時朝廷允許參加殿試的“特奏名”人數甚至比正式考生還多。
這些政策足以證明北宋朝廷選拔良才之心,而朝廷既然加大了選拔良才的力度,那像楊大郎這樣有真才實學的人,被選拔上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多了。
魚兒也正是熟知北宋科舉制度,知道北宋的科舉制度比起唐以前有了許多的進步、發展和完善,也知道如此完善的科舉制度讓有真才實學的考生、考上的機會大大增多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種種緣由,才讓魚兒一直都堅信、勤奮的楊大郎最終一定能得償所願,透過殿試謀得一官半職!
這殿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三甲,即賜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三個等級。同時官家會在瓊林苑賜宴,稱瓊林宴,又稱聞喜宴。
而楊大郎最終不負眾望,不但及第、考的名次還很靠前,且還當場得了官家的讚許。而楊大郎一得知自己及第,自是星夜兼程、飛快的就趕回家鄉報喜!
楊大郎一到家,劉氏就拉著她出息的“官兒子”左右看個不停,嘴裡更是連連說道:“我們家總算出了個當大官的兒子,待我百年歸去後終於有臉面見我們楊家的列祖列宗了!大郎你這般有出息、阿母心裡很是欣慰。”
楊大郎高中、楊大柱自然也是滿心欣喜,但楊大柱向來不擅長表達,因此他只一個勁的拍著楊大郎的背,微微有些激動的重複一句話:“小子,好樣的!阿爹沒白讓你讀書!”
雙親那不加掩飾的欣喜與自豪感,讓楊大郎覺得十幾年的寒窗苦讀都是值得的!但楊大郎見劉氏一個勁的說他是“大官”,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阿母,眼下我還不是官,得等候朝廷統一授予官職、我才能算是個官。”
劉氏樂呵呵的說道:“反正你早晚都是官,早叫晚叫有什麼差別?”
劉氏的話讓眾人一起開懷的笑,魚兒更是覺得自己穿越到北宋算是十分幸運,因為在唐朝,考中進士只是有了出身、僅僅取得了做官的資格,若要得到官職、還須透過吏部的選試。
這種做法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在北宋,凡是省試、殿試透過以後,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職,而且考在前等的人很快就可以獲得高官。
雖然宋朝科舉制度的這些變化、發展,表明了封建統治者在極力籠絡中小地主和下層知識分子以鞏固其政權。但撇去這些大局來說,科舉制度的變化對楊大郎這種出身貧寒、急於靠出仕改變家人命運的學子,卻是受益匪淺。
不過楊大郎眼下只是不用為當不上官而發愁,將來得的是好缺還是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