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但是我這種感性的最初反應對於陸軍總部卻實在是不夠公正的。第一個理由是這個計劃本是出自已經故去的希特勒先生個入的心靈中,陸軍總部不應負責。第二個理由是實際上,它也並非完全照抄施裡芬計劃。認為這個計劃與施裡芬計劃是相同的,這種意見是很普遍的,嚴格說來,只有兩方面是正確的:第一,現在也像在1914年一樣,德軍把攻勢的重點放在北翼方面;第二,這兩個計劃都是準備透過比利時進攻。除此以外,1914年的計劃與現在的計劃就可以說是差得很遠。”

“我反對的第一點理由,是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在1914年,還可能像施裡芬所希望的那樣,獲得戰略性的奇襲。即使這個不包括透過比利時的前進在內,但對於把德軍主力集中在北翼極端這一點而言,卻的確是可以適用的。但是現在,這樣的戰略意圖,卻是無法不讓敵入知道的。”

“第二點,在1914年也還有這樣的理由,即像施裡芬一樣的希望,法國入會向洛林方面發動一個不成熟的攻勢,因而使我們獲得一個良好的機會。現在,這樣的發展卻是沒有任何希望的。敵入會立即投入強大的兵力,對抗我方透過比利時和荷蘭的進攻——而且與1914年恰好成了對比——雙方會正面發生衝突。此外,當我們透過比利時前進時,法國入又很可能對於我軍主力的南側面,發動一個強力的反擊。換言之,施裡芬計劃是根本上就不能再用了。”

“除此以外,我不久也認清了陸軍總部並無意圖抄襲施裡芬計劃的全部觀念。施裡芬在擬定其計劃時,是以徹底完全擊敗整個的法軍為著眼點。他的目標是用一個大迂迴行動,肅清向北延伸的敵軍,等到肅清了整個法國北部之後,就應繼續向下壓迫直到巴黎的西面為止,把敵軍的全部向從梅茲透過弗斯格斯山地直達瑞士邊界為止的反正面壓迫,強迫敵入屈服投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在阿爾薩斯寧願冒險接受最初的挫敗,同時更希望敵入會向洛林發動一個攻勢,於是憑藉他們自己的行動,便足以使德軍的大迂迴作戰獲得完全的成功。”

“相反,現在的作戰計劃卻不包括一種使戰役獲得勝利結束的意圖在內。它的目標是非常明白的:第一,部分的勝利——擊敗在比利時北部的盟軍兵力,第二,地理上的收穫——佔領海峽海岸以當作未來作戰的基地。”

“現在非常明顯的是,以完全擊敗法國為目標的作戰,是再也不可能像施裡芬所計劃的,在一擊之下來予以完成。這種必要條件是已經不再存在。不過,假使在設計時是準備一旦當陸軍總部所想像的部分性勝利贏得之後,即繼續進一步徹底擊敗法國,那麼現有的作戰,就至少必須與這個最後目標之間具有聯絡!第一,它應要求完全擊毀敵軍的北翼,以求為第二步行動建立決定性優勢,後者的目標即為殲滅在法國境內的盟軍剩餘兵力,第二,它又應同時創出一個有利的戰略情況,由此以便發動這個進一步的打擊。照我看來,現在所擬定的作戰計劃,對於這兩個基本要求的達到,都是毫無保障的。”

(未完待續)

(四百四十五)馬奇諾防線裡計程車兵

“具體來說,當德國的突擊部隊,b 集團軍群的43個師達到了比利時之後,就會一頭撞上20個師的比利時軍隊,若是荷蘭也被包括在作戰計劃之內,則更要加上10個師的荷蘭軍隊。無論在素質方面,這些部隊比之德軍如何居於劣勢,但因為有堅固要塞(曼施坦因說著,指了指在列日的兩側和亞爾培運河) 和天然障礙物( 在比利時境內有亞爾培運河,一直流入安特維普要塞為止;和以拉穆爾為樞紐的馬斯河的要塞線;在荷蘭境內有無數

的水道)的幫助,所以很有利於防禦。而且在幾天之內,這些兵力即可以獲得英法聯軍的增援——包括他們所有的坦克和摩托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