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軍不做任何抵抗,就棄城南下,拱手將濟南城送與寇讎。這是舊之恥,也是濟南所有男人之恥。要知道,任何一個大軍閥主政濟南時,老百姓都按時繳納稅負,老老實實地供養著那些官老爺、士兵,成為舊的造血機器。
老百姓為什麼願意這麼做?不就是為了亂世中尋找一個庇護之所?希望能在敵人入侵時,這些喝著老百姓血的拿槍的人能站上城樓,出力禦敵?
平頭百姓要的不多,只要一個安定的生活。為此,他們像驢一樣,毫無怨言地推磨拉車,生產糧食,供養拿槍的人。結果,他們什麼都沒得到,一腔子熱血,換來的只是一大群倉惶逃兵。
這種信仰上的痛,豈非比身體之痛,更為鮮血淋漓?
「不可說,天機。」那人說。
「不要讓百姓們失望。」我只回應了一句。
我不知道他具體將怎麼做,但我知道,歷史上血淋淋地記載著「1937年濟南淪陷」的史實。
歷史會漏記,但卻不會錯記。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用手中的酒壺指向蒼天。
「那是一個藉口,就像東北軍數十萬人退過山海關一樣。對敵,不放一槍一炮;對同胞,卻連錙銖不肯放過。我希望,這一次你能做到自己承諾的事。」我說。
此刻,我的心情異樣地沉重。
身為濟南人,誰都願意自己的家鄉有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明、悠久的傳承,而不是屈辱、骯髒、無法下筆書寫的悲慘過去。如果濟南不曾淪陷過,那今日的老城區巷陌宅院就不會留著殖民者的蹄印,很多古宅、古書、古牌匾、古景區就能清清白白地屹立於華北大地之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