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並不陌生,就在趵突泉西側、萬竹園北側、剪子巷頭長春觀街東側的偏僻位置,靠近趵突泉公園西牆。
濟南七十二名泉的介紹中,也有「登州泉通海眼」的句子,但外地遊客都是奔著趵突泉三股水來的,對於公園內其它小泉毫不在意,以至於前者門庭若市而後者門可羅雀。
登州泉之名,正是來自隋唐時候的海防重鎮「登州」。
它與長春觀街只有一牆之隔,從剪子巷進去到頭,翻牆即是。
從小到大,不知從那裡經過多少次,卻從不知道那是鮫人們集會易物之所。
我還瀏覽了其它幾個城市的鮫人鬼市地點,青島城內的為八大關,煙臺城內的為芝罘區環山路南山公園,大連的為第二海水浴場……我還注意到,即使是在安保力量亞洲第一的京師重地,竟然也在東四環潘家園東有一處鮫人鬼市,其歷史竟然追溯至八國聯軍趕走西太后的荒唐年代。
鮫人屬於江湖,只能由中原的江湖力量對其清剿、圍獵乃至於連根拔起,而不是靠著白道權力進行。
第二部分對於「鮫人鬼市」有著詳盡的探索,對鬼市中交易的種種奇珍異寶也做了羅列。夜明珠、龍涎香、古瓷、古金飾、檀香木、沉香木、烏木……這些似乎是鮫人們最感興趣的,其中一部分標價極高。
再有就是古代航海地圖,也是易物中備受追捧的東西。
從資料圖片中,我看到了很多標著古代文字的航海圖,最古老的,竟然是用甲骨文標註,可知它是來自殷商時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