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扶清的投誠有用。
第二日,王立來就帶來三個幫手。
三個男性僕從,最大的今年十八,最小的那個十五歲,都是石堰山他娘從孃家帶來的家生子,只聽從於石堰山。
不過石堰山為人古怪,不喜與人交往,他所居住的箬山小院除了一個看門的啞奴再無他人。
往日這些小廝不在他身邊幹活,閒著也是閒著,石堰山挑了三個聰明能幹的,打發他們跟著秦扶清做事。
秦扶清也不是張口求一求就能求來石堰山的幫助,他是拿書局股份換的。
雖然書局現在還沒盈利,石堰山家大業大也看不上這點銀錢,可該給的不能少給。
不然以後還怎麼扯石家這塊旗幡呢。
石堰山送來的三人,年紀最大的叫成琥,性格穩重,為三人中的老大;年紀第二的名叫書垣,最小的名叫墨瑹,長了一張討喜的圓臉,笑起來還有倆小虎牙。
這三人是親兄弟,成琥和書垣是雙胞胎,單看外貌卻看不太出來,成琥雙眼皮厚嘴唇,書垣單眼皮薄嘴唇。人們常說雙胞胎的性格多為互補,可他倆都挺沉穩,辦事說話滴水不漏。
反倒是墨瑹咋咋呼呼,竟然被兩個哥哥訓斥。
三人來到水井小院住一間房,他們聽從秦扶清的安排,不過兩日就順利上手印刷,整體的印刷速度也提升上去了。
秦扶清觀察一段時間後,覺得成琥能挑起事來,便讓他負責起整體的印刷工作,把黑三從繁瑣的印刷中拯救出來,讓他做出更多字模,能夠適用於更多情況的字模。
如此一來,小院裡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司徒瑞也能專心撰寫故事,校正排版。
秦扶清他們也不必一下學就往水井小院跑。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十天時間轉瞬即逝,平陽府的讀書人中,被安溪小報掀起的波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期小報剛送到李氏貨行,一大清早商鋪外就被讀書人擠的水洩不通。
“怎麼還不開門?”
“就是,還做不做生意了!”
“開門啊!”
終於,兩面八進的門板被人拆卸下來,李氏貨行進出無阻礙。
那些讀書人把風度拋到腦後,一個個臉上淡定,擠著跑著比誰都要快。
沒辦法,這十天的時間足夠安溪小報醞釀出一場大的風暴。
就像是前世在校園裡流行的追星娛樂一般,人在校園,只能透過一份份新鮮的娛樂早知道來獲取圈內資訊,誰知道的早,誰就能掌握接下來一星期的話題,身處風暴中心被人吹捧。
這樣的風氣一直到人人都有手機,上網獲取資訊唾手可得,那些年被人追捧的娛樂小報才慢慢退出大眾的視線。
千萬不要小看人對娛樂的追求,以及男人在吹噓這方面的好勝心。
出於種種原因,平陽府的讀書人,幾乎都對安溪小報有所耳聞。
有人覺得花錢買這種對科舉無益的小報非常愚蠢,壓根升不起追捧的心思,只冷眼旁觀自己的同窗像瘋了一樣擠破頭去買一份小報。
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滿腦子都是故事,各種新鮮話題的衝擊,以及在同窗面前炫耀的得意,管它有用沒用,先買了再說!
於是乎,一整條商街最大的盛景出現了。
只見李氏貨行外烏壓壓地一群人,連門前的道路都被擠佔大半。
過往的百姓見狀自然好奇:裡面該不會是有什麼大降價吧?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
人的從眾心理很可怕。
本來就擁擠的李氏貨行又迎來一批不知裡面在做什麼,但也想擠進去看看的吃瓜群眾。
萬一能撿到大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