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這段時間都稱病在家,連朝都不上了,免得每次上場都會被那些大臣們冷嘲熱諷,說他貪生怕死,不敢抗擊大宋。 而現在大宋全殲了大越國的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橫掃整個大越國,倒是沒有人再譏諷他了,因為人人都想著怎麼跑路了,而他卻也沒有興趣去上朝了。 出現現在的局面,雖然是他預計到了的,也是提過警告的,卻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畢竟他是大越的大臣,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落得如此地步,索性在家中裝病。 李陽煥來到太尉府,也沒有擺譜,而是很讓人意外的遞上了拜帖,就像一個普通的訪客一般,更沒有下旨把楊英珥召到宮中說話。 楊英珥得知皇帝陛下來了,就在門口,慌的急忙小跑著來到前門迎接。 他見到如喪考妣的李陽煥,忙躬身施禮,臉上沒有半點幸災樂禍,反倒很是悲切。 李陽煥抓住他的手臂不停搖晃著:“太尉救我,我大越大廈將傾,太尉救我呀。” “進去說話。” 楊英珥攙扶著李陽煥到了內宅書房,奉上香茶,分賓主落座。 李陽煥卻不停作揖說道:“太尉,是朕之前沒有聽你的話,朕現在十分後悔。 現在大宋殺來了四十萬滅國之軍,而我們已經沒有可以抵抗的軍隊,該當如何?” 楊英珥沉吟片刻,說道:“臣可以說,但陛下未必能做得到。” “你說,朕一定按照太尉的話去做,就算讓朕投降,只要大宋能保住我的皇位,也無不可!” 心切之下他連“朕”的自稱也不用了,直接說“我”。 他一個已經被俘虜過的人,再投降一次也無所謂了。 楊英珥點點頭說道: “陛下有這樣的肚量,這件事就好辦了。在老臣看來,大宋並不想一舉滅掉大越國,至少現在還沒有這心思。 否則,當初北邊曲端和張俊的十二萬大軍完全可以一路高歌猛進,殺到昇龍府來的,他們卻逐步的攻佔我們的州縣。 大宋的意圖很明顯,想逐步蠶食我大越,將大越併入大宋。 這次之所以大宋突然發動四十萬大軍,以滅國之戰來對付大越,是因為咱們先主動進攻,十五萬大軍打入了大宋,而大宋似乎對此早就有預料,咱們的一切都在大宋的算計之中。 所以有兩點需要明確,一是大宋遲早會吞併整個大越,但大宋顯然是採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來的,咱們還有時間。 而現在,大宋的三路大軍橫掃整個大越,只是對我們進攻大宋的報復,想摧毀我們的抵抗力,以便從面上控制大越。 但是畢竟四十萬大軍已經佔到了整個大宋的兵力的大半,而他們的敵人絕對不是大越,而是北邊的金國。 只是金國並不知道大越這邊戰局發生瞭如此迅速的變化,咱們也沒有跟金國保持有效的溝通,金國無法全力進攻來策應我們。 當然,依老臣所見,金國現在似乎也已經沒有這個能力全面進攻了。” 李陽煥跺腳道: “最可惡的就是劉慶覃。這老匹夫非說金國厲害的很,打的大宋落花流水,我們完全可以策應金國、西夏和大理國,四方出擊,瓜分了大宋。 朕不就是想開疆拓土,做個有為之君嘛。” 說到這他又哭喪著臉搖搖頭:“我怎麼知道大宋這麼厲害,真的派了這麼多軍隊來打咱們。 太尉,你說了那麼多,告訴我該怎麼辦呀?” 楊英珥耐心解釋: “昇龍是肯定守不住了。老臣還是之前的主意,——逃吧!” “逃?可以啊,可是往哪裡逃?” “西南,穿過牛吼蠻,進入吳哥王朝尋求庇護。” 李陽煥緊張地問道:“萬一宋軍追入吳哥王朝捉拿我,又該如何?” “不會的。”楊英珥搖頭道,“以老臣之所見,大宋並不想一舉滅掉大越國,也不會捉拿陛下然後另立一個傀儡。 否則,之前大宋抓住了陛下,就不會把陛下放回來了,所以陛下可以安然的躲在吳哥王朝,大宋軍隊不會殺入吳哥王朝來抓陛下的。” 李陽煥這了長舒一口氣,又有些不解,問道:“那我要一直躲在吳哥王朝嗎?這樣如何保住我的皇位?” “陛下放心,如果老臣料想不錯,大宋軍隊在昇龍一番劫掠之後,再把附近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