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德萬聽到宋軍的這個要求,不由得呆了半晌,苦笑著說道:“尊敬的元帥閣下,我只是一個副職,我們的維齊爾已經到南邊去了,能否等他們回來再做定奪?” 岳飛怎麼可能讓他們回軍再來扯這件事,那調虎離山之計不就白費了嗎? 所以岳飛冷冷說道:“要等也可以,我們會在開羅城裡頭等,把你們都關到大牢裡做階下囚,等你的維齊爾巴赫拉姆來了之後,我會在城樓上再跟他討論這件事。” 言下之意不答應就攻城,拿下開羅,讓法蒂瑪王朝的國王和所有大臣成為階下囚,再回頭來對付巴赫拉姆的四十萬大軍。 聽到這話,裡德萬知道他想用拖延戰術是不可能的,宋軍沒有那樣耐心。 他只好硬著頭皮點頭答應,說道:“既然這樣,我代表王朝同意閣下的建議,將尼羅河三角洲的一半和整個西奈半島全部租借給大宋。 為期九十九年,開採出來的運河管理以及費用的收取就按照閣下的意見辦。” 當下岳飛將早已起草好的租借條約,中文和阿拉伯文兩種文字的條約放在了桌上,裡德萬作為代表與岳飛在條約上進行了簽字。 岳飛掏出一枚玉璽,這是皇帝趙桓在臨行之前交給他的,是專門用來簽署條約用的,上面的印章文字寫的是“大宋皇帝條約信璽”。 隨後裡德萬將條約帶回開羅城,交由小國王哈里發哈菲茲簽名並加蓋了印章。 雙方互換了文字,城下之盟就此達成。 隨後裡德萬以哈里發名義將條約的內容昭告天下。 巴赫拉姆是趕回開羅的途中接到這個通告的,直氣得七竅生煙,將通告直接撕成粉碎,他發誓要將宋軍趕出法蒂瑪王朝,不會認可這個條約的。 當他的軍隊浩浩蕩蕩趕到了開羅,準備向大宋動兵的時候,突然接到戰報,說宋軍南邊馬庫利亞王國的三十萬宋軍已經跟著他們屁股來了,大概有二十五萬。 整個尼羅河已經控制在了這二十五萬宋軍的手裡,與此同時在尼羅河三角洲,距離開羅不遠的宋軍控制區域內宋軍的六十萬兵馬嚴陣以待,隨時準備開戰。 巴赫拉姆氣得牙都要咬碎了,裡德萬惶恐的向他請罪,同時又勸他冷靜,不要意氣用事,因為宋軍太強大了。 尼羅河上游的宋軍,加上希臘半島和尼羅河三角洲的宋軍,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八十萬。 而他們現在手裡也就只有四十萬,只有對方的一半,對方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一看就不是善茬,真要打起來,就算打勝了,他們只怕也會掏空家底。 那時北邊耶路撒冷王國的基督軍隊虎視眈眈,隨時都可以出兵將他們拿下,那就為別人做嫁衣裳,何況還有更為強大的塞爾柱帝國、大馬士革王國等都是瞅著希望他敗落的。 更何況想用四十萬軍隊打贏八十萬的宋軍,他做夢都不敢這麼想,就算他有這個願望,那些大區的將軍和總督也不會拿他們的軍隊去送死的,他恐怕指揮不動這四十萬大軍中的大部分軍隊。 畢竟這些總督只想跟宋軍和談,只要宋軍不佔領他的地盤就好。 而三角洲地帶基本上都是在法蒂瑪王朝的王室控制之下的,而西奈半島也不是什麼富足之地,所在的總部也不願意為這件事就去挑戰大宋。 衡量再三之後,巴赫拉姆只有打掉牙往肚裡吞,認可了這個條約,畢竟條約是由王朝的哈里發簽署的,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名正言順無法推翻。 在地中海沿岸國家,包括法蒂瑪王朝長期受古羅馬的統治,而古羅馬是非常注重法律精神的,羅馬法典深入人心,法治精神已經灌輸到了人的靈魂中,非常注重契約精神。 既然簽了條約就要遵守,所以只能認可這個條約了,派使臣去西奈半島見到了岳飛,請求與岳飛會見。 岳飛倒是爽快的答應,畢竟他才是真正的法蒂瑪王朝的國王。 巴赫拉姆來到了宋軍兵營,他倒也是膽大,隻身前往,只帶了翻譯。 他知道既然大宋跟法蒂瑪王朝簽訂了條約,租借了西奈半島和一半的尼羅河三角洲,就應該不會對他下手,否則又何必籤條約呢?所以便徑直到軍營來拜訪。 見面之後,巴赫拉姆沒有再提條約的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