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發言的就該他李若水了,因為他只是吏部的侍郎,從四品。 李若水也是個敢說話的人,說道:“開恩科招錄天下理財能手幫著朝廷理財,這個動機是好的,但是太倉促,只怕一時選不到適合的人才,這是臣第一個擔心的。 第二個,官家這次為了趕時間,所以招考沒有經過層層選拔,直接會試和殿試,會對整個科舉制度造成混亂,這是臣第二個擔心的。 臣第三個擔心的,李相公剛才已經說了,天下官員的確太多了,冗官已經成了我大宋沉重的負擔,而且使得整個吏治極為混亂。 官員魚龍混雜,很多人身在其位不謀其事,更多的人是沒有位置去謀事,拿著錢遊手好閒,人浮於事,這就使那些辛辛苦苦幹事的人心裡是不平衡的。 憑什麼大家拿一樣的錢,差事我來幹,清閒你來享? 累也就罷了,很多時候還要背黑鍋。因為不幹事就不會有錯,一干事肯定會有錯,到頭來倒黴的還是自己。 所有,臣以為開恩科還是要慎重,請官家明察。” 趙桓點頭說道: “你的話也很有道理,開恩科是權宜之計,因為金朝是不會給我們時間慢慢搞建設的,最遲年底,他們就會再次南下。 我們必須趕在這之前完成我們的新政佈局,把貨幣推行起來,一邊搞建設,一邊抗擊金人的侵略。 只有經濟搞好了,後勤有了保障,有了足夠的錢糧,前方將士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我們的抗金戰爭才能夠得以持續。 所以,得特事特辦,無法拖延,也僅此一例,以後就會轉入正軌。 至於你剛才提到的冗官問題,這是朕下一步要解決的,不過輕重緩急一步步來。 畢竟冗官涉及到很多官員自身的切身利益,動作太大會造成政局的動盪。 好在只要推行了幣制,我們的錢糧就能夠得到極大的緩解,就算養他五萬官吏也是綽綽有餘。 當然,朕不是說養得起就縱容冗官,這是兩個問題。” 李若水愣了一下,馬上說道: “官家剛才說,推行紙幣之後我們就有大把的錢能夠養得起這麼多的官。陛下的意思是不是要多發紙幣的?若是如此萬萬不可。 臣雖然上劄子說不反對發放紙幣,但實際上臣不贊同發行紙幣,如果非要發行,那也要從嚴控制。 蔡京沒日沒夜印鈔票,導致紙幣的幣值一落千丈,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前車之鑑,絕不能重蹈覆轍。” 趙桓微微點頭:“李卿所言極是,朕這次發行的紙幣會以手中銅錢總量的四倍來發放。並根據市場價格波動,來確定貨幣發行量多了還是少了。 如果價格出現大幅漲價,那就說明我們的紙幣發多了,馬上控制,收回一部分紙幣。 紙幣的回收發放要遠比金銀銅容易的多,操控起來比較容易。” 李若水還是憂心忡忡的道: “官家,臣以為既然紙幣是用來替代金銀銅錢來使用的,那麼應該是手裡有多少金銀銅,就發多少紙幣,不應該多發,尤其是發四倍,太多了。 咱們絕不能夠用這麼多紙幣去換回百姓手裡的金銀銅錢,那是掠奪。” 趙桓目光冷了下來,說道: “你不懂財政就不要亂說,管好你手裡的這些官吏就好了,至於朕發行紙幣是不是掠奪百姓,等你看到了結果再來評判好嗎?” “到那時候就晚了!” 李若水非常衝動,焦急的大聲急呼。 趙桓深吸一口氣,道: “現在討論的是開恩科招募理財能臣的會,如果你不想再參加討論,你可以退場。” 趙桓的話猶如一顆炸雷在場中炸響,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皇帝直接攆人,李若水頓時一張臉漲的通紅。 他也聽出來了,皇帝是真生氣了,否則不會這麼說。 可是李若水是個嫉惡如仇的正直大臣,他認為不對的,會不顧一切的勸誡。 可是皇帝顯然不打算聽別人的勸,一條路走到黑。 這讓李若水很無奈,皇帝都把話說到這地步,他如果還不知趣閉嘴,那後果會很嚴重。 李綱知道李若水的脾氣,趕緊勸道: “李侍郎,四倍不算多,當初川蜀發行交子,也是差不多按照準備金的四倍發放的,幾十年都沒問題。 再說了,陛下說的沒錯,先看看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