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直接給百姓發錢

一聽這話,趙鼎等人呼吸都停頓。 李綱不是很懂水利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錢,趙鼎和梅執禮那可是專門理財的能臣,對水利的開支瞭如指掌。 梅執禮艱難的吞了一口唾沫,笑道: “官家,如果五年之內真的有五千萬貫的投入,那麼老臣敢保證,大宋的水利將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主要的產糧區都會有水利工程的引入,新開墾的土地也全部能用上水利灌溉。” 五千萬貫,那可是極其龐大的數字,又分在五年進行。 尤其是這個時代,新修水利一般都是農閒的冬季,農閒開始百姓都是義務的服勞役,沿途的百姓自己帶乾糧自己解決住宿,官府只需要出材料費。 因此在這個時代興修水利,所花的錢財其實並不算太多,而皇帝居然這麼大手筆,投入這麼多錢來興修水利的話,梅執禮真的相信,那整個大宋主要的產糧區的水利工程都能解決。 只是在他看來不可能,歷朝歷代也沒有哪個皇帝這麼捨得花錢在水利上。 雖然都知道以農為本,可是對水利投入還是少之又少,更多的田依舊靠天吃飯。 畢竟水利這玩意兒屬於基礎建設,短期之內是很難明顯看到經濟效益的,皇帝和朝廷權貴並不願意把海量的金錢砸在一時半會無法收到鉅額回報的專案上去。 趙桓也知道這麼大手筆的投入,在歷朝歷代那都是罕見的,如果說不推行紙幣,那麼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六千萬貫,要拿六分之一來投到水利上,的確太奢華,也不現實。 但是推行紙幣之後,按照現有的銅錢數,趙桓能動用的紙幣會達到兩億五千萬貫。 也就是說按照每一年財政收入的四倍來計算,兩億五千萬貫中拿一千萬貫來投到水利上就不算多了。 趙桓瞧了一眼眾人,又說道: “朕有一個想法,百姓不能白白服徭役,應該給服徭役的人一定的報酬。” 梅執禮和趙鼎頓時臉上的笑容便消失了。 要給服勞役的百姓以報酬,這可要慎重,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規矩。 趙鼎趕緊拱手道: “官家,如果這個例子一開,後面可就剎不住了,再徵集百姓服勞役,那都會比照著這個先例來伸手要錢。 朝廷可沒這麼多錢,就算發行紙幣,使得我們可控制的錢幣數量多了不少,但也不能這樣花。” 梅執禮也立刻說道:“是呀,官家,服徭役歷來都是不花錢的,是百姓的義務,陛下要給他們發錢,這可要慎重。” 趙桓笑笑說:“朕問一下兩位,王安石的變法其中有一項免役法,是什麼意思?” 一提到王安石變法,所有人都是臉色一變。 畢竟這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為了這,宋朝後期已經弄成了黨爭,新黨和舊黨鬥了幾十年,皇帝現在突然問這個問題,那可要慎重回答。 還是李綱骨頭夠硬,不害怕承擔責任。 他起身拱手道:“王安石變法中的免役法,就是服勞役的人可以花錢免除勞役,再由朝廷將這些錢僱人去服役,這樣皆大歡喜。 不過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願望,事實上這項變法最後變形了成了百姓的沉重負擔。” 趙桓說道:“為什麼這麼說?” 李綱嘆了口氣,說道:“本來交了錢就可以不服勞役了,但是在地方,酷吏哪管這些,一方面叫你交錢,另一方面該服役的還得去。 不去那就鞭子伺候,免疫法反倒成了盤剝百姓的一個藉口。 尤其是一些中產有些錢的小康之家更慘,因為他們手裡有些錢卻沒有多大的勢力,最容易成為壓榨的物件,錢財被免疫法名義搶劫一空,卻還逃不出勞役之苦。” 趙桓點頭:“但凡朝廷跟百姓要錢,不管是什麼理由都會花樣百出,成為各種魚肉百姓的藉口。 但是這一次,朕會把錢直接發到百姓的手中,給百姓送錢,而不是從百姓手裡拿錢,我看當地的官府怎麼魚肉老百姓? 而且這筆錢是由朝廷派專人,比如皇城司,直接把錢運到工地,幹一天活給一天錢,不許工頭盤剝,同時監察院要進行監督,以防從中有人侵吞。 只是,如何把錢發到百姓手中,找到一個合適的藉口,這個需要諸位群策群力想出來。”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有些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