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均徵召軍隊並承擔相應費用,既然大家共同承擔,我們自然不會拒絕。”
腓特烈重重哼了一聲,說道:“那就好,那咱們投票舉手表決吧。”
很快,舉手表決一致透過,立即實行徵兵制度,徵召軍隊十萬人。
優先在士瓦本、薩克森、弗蘭哥尼亞、圖林根、格林公國、薩克森公國等臨近敵軍侵略地區進行徵召,這樣徵召到的軍隊能夠迅速投入戰鬥。
對此,伯莎沒有異議,只要不是單獨針對她士瓦本公國承擔義務,她當然願意與大家共同行動。
決議透過後,各公國自行組織徵兵,並負責徵兵費用及軍隊正常運營的必要開支。
就在各公國開始徵兵之際,路易國王率領的十萬軍隊已越過馬斯河,向弗蘭哥尼亞公國進攻。
該公國位於薩克森公國和士瓦本公國之間,路易顯然深知這兩公國的強大,且在他們入侵時,這兩公國未派兵迎敵,顯示內部存在分歧。因此,他避免直接進攻這兩公國,轉而選擇攻擊介於其間的弗蘭哥尼亞公國。
不得不說,路易國王頗具謀略,至少在戰爭中他學會了避強擊弱,進攻相對弱小的弗蘭哥尼亞公國,因此其軍隊進攻頗為順利。弗蘭哥尼亞公國調集二萬軍隊在邊境迎敵,卻被十萬法蘭西軍隊打得大敗,其中近一萬人馬被包圍殲滅,剩餘一萬狼狽後撤,潰不成軍。
與此同時,弗蘭哥尼亞公國的徵兵活動也遭到衝擊,當地百姓爆發激烈反抗,與徵兵的朝廷軍隊發生直接衝突,導致上千官兵及數千百姓喪生。
士瓦本公國和薩克森公國的徵兵同樣遭遇巨大阻力,此前這兩公國採用金錢僱傭軍隊的方式,徵召順利。但如今強行抓兵且無報酬,百姓自然不從,紛紛揭竿而起,與朝廷軍隊激戰。不過,伯莎的軍隊實力強大,迅速鎮壓了農民和貧民的反抗,處決了帶頭鬧事者,使徵兵得以推行,強行徵召到一萬多義務兵。
伯莎未將此軍隊與自身軍隊合併,而是移交給了腓特烈,並提供了相應費用。腓特烈頗為滿意,看來他的妹妹雖不聽從他的命令,但執行起來卻十分徹底,這多少消除了他對妹妹的抱怨和記恨。
北方的薩克森公國,獅子亨利的徵召活動也遭遇類似情況,他同樣採取強硬手段,處決一批人,徵召到一萬多義務兵並移交給了國王腓特烈。
僅從這兩公國便徵召到近三萬人馬,而圖林根伯國僅徵召到不足五千人。弗蘭哥尼亞公國因遭法蘭西軍隊入侵,未能組織大規模徵兵,許多百姓逃散,僅徵召到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