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慣養出身的馬氏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生命力頑強了。
梅薔花聽到差役們議論,說是馬氏之所以死去,就是因為被這一家子的人活活凍死餓死的。
她剩下的兩個兒媳可不是什麼善茬,都已經成為罪人被流放了,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公公婆婆?
加上她們的丈夫沒了往日尚書之子的身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連自己的溫飽都顧不上,更別說照顧自己的妻兒了。
時間一久,她們便生了怨氣,越發的看這一家子的男人不順眼,直到一次發生口角之後打了起來。
而打架,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一開始,男女之間力量懸殊,兩個兒媳沒少吃虧,但兩個兒媳也是雞賊,但凡她們男人敢動她們,她們就要去收拾一頓男人的母親。
加上梅薔花背地裡下手,韓家男人賺的吃食就不如女人多,女人們也學聰明瞭,不會再傻乎乎的把吃食讓給男人們。
而她們的兒子就因為幫父親說了一句情,也直接被她們拋棄了。
都落到這個地步了,她們都沒想過自己這輩子能活到兒子給她們養老了,所以有沒有兒子都無所謂了,沒了兒子,她們還可以多吃幾口,打韓家男人的時候能更下力!
韓家男人吃不飽,乾的又是重體力活,一天下來,根本不是兩個女人的對手,時間一久,人越來越沉默,竟然也都習慣了被家裡的女人打罵。
而馬氏說到底也不是死在她的兒媳手裡,而是她的兒子手裡,幾個兒子加一個丈夫,一個有用的都沒有,大冬天的只有一身薄衣不說,還要他們趕出去撿柴火,結果就這麼活活凍死在大雪之中。
而韓文晉現在也不成了樣子,早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翩翩公子模樣,整個人骨瘦如柴,虛弱的彷彿下一秒就要嗝屁。
還有杜嫻生的那個兒子,記憶裡,在韓文晉從新起來後,他身邊可是沒有兒子的,所以可想而知,這個兒子也是活不了的。
韓文晉對杜嫻沒有一絲感情,甚至還有怨恨,又怎麼會對這個兒子好呢?現在沒弄死這個兒子,估計也是覺得半大小子也是一個勞動力吧。
杜嫻的任務要求裡沒有這個兒子,梅薔花也不會多插手,記憶裡,這個兒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親媽對他那麼好,嘴裡有一口飯都要省下來給他吃,可是在他心裡,還不如他奶奶光嘴上誇他的一句話。
不過梅薔花大概知道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杜嫻的所作所為,在她兒子眼裡就和家裡的僕人一樣,所以在權貴家出生,從小接受尊卑教育的他又怎麼會對一個僕人產生母愛呢?
梅薔花遠遠的瞧過一眼,除了韓文晉他們一家子之外,其他幾家都是各過各的,也沒有互相來往,但日子還是過得下去。
桃花盛開的季節。
梅薔花帶著韓文晉的死迅和二十點滿意度,拒絕了朝陽郡主的挽留,離開了邊關,朝著蘇杭的方向駛去。
韓文晉只佔杜家滅門的三分之一是梅薔花沒有想到的,這麼說來,最想杜家死的,還是裕親王啊。
梅薔花打定注意,等從蘇杭玩夠了,就直接回去弄死他。
她現在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呢,可不能在這裡跟他耗著了。
……
江南向來文風盛行,路邊的狗都能叫的有格律押韻。
所以在這種地方,賣出去的東西一定要跟“文氣”沾上邊,能賺錢,還能不讓自己滿身“銅臭”,不然的話你有再多錢,人家從你身邊過的時候,都忍不住捂著鼻子。
這裡的大商人,多少都做了和‘文’相關的生意,哪怕不掙錢。
所以梅薔花這次賣的大部分都跟“文”有關。
各色花箋,白紙,文具和書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