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
“攤丁入畝,你只看到以後多交兩稅田租,卻看不到,百姓以後不用再服丁役,這一條對工商業來說,會有多麼大的好處。可以說,若是不實行納錢代役、攤丁入畝,我們想把工商業做大做強,體想。”
第980章 望長安
役歸於地,量地計丁,納錢代役。
李超的攤丁入畝,與朝廷的租庸調製完全的不同。連程咬金都看的出來,李超的這個攤丁入畝,又是在劫富濟貧。
李超此舉,其實就是把自秦漢以來的人頭稅,給廢除了。而廢除人頭稅,其實就是對農民人身控制的放鬆。
大唐搞不出來羊吃人運動,要發展工商,朝廷的租庸調製,其實就是最大的阻礙。租庸調製,配合均田制,就是企圖把所有的農民都束縛在土地上。
廢除丁稅,也就是廢除人頭稅,百姓沒有地,則不用承擔地丁稅。那麼百姓也不需要去做隱戶,不用去依附那些豪強地主。而賦稅徵錢,則能適應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能促進農業商品化,甚至是促進資本主義萌芽。
李超還打算,等攤丁入畝進入到下一階段後,到時朝廷直接不再徵收實物,而是直接徵收鈔或者錢。
“那朝廷以後還要推行均田制嗎?”
李超想了想,均田制終究是難以適應大唐發展的。均田制出現的時候,正是南北朝的時候,那時戰亂頻繁,導致人口銳減,田地荒蕪。於是,朝廷推行均田法,把空置的地分給百姓,然後徵收租調庸,這樣一來,恢復生產,也增加了朝廷收入。
但現在一統時代,人口再不會大量銳減,只會不斷增多。而田地卻還是那麼多,就算大唐開邊拓土,也不可能跟的上人口的增長,以及土地兼併的速度。土地兼併是很厲害的,哪怕朝廷推行均田制,可對兼併也沒有什麼影響。
人口增加,和土地兼併加劇,最終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沒有田地可分,均田制必然崩潰,甚至連府兵也會很難再分到軍田,這也必然導致府兵制的崩潰。
沒有田的府兵,就難以置辦的起自己的裝備,也沒餘力請人在他訓練、打仗時幫忙耕田種地。
沒有地,卻還得向朝廷交租調庸,還得為朝廷服役打仗,最終必然就是百姓活不下去,軍隊沒有戰鬥力。
李超其實不反對土地兼併。
但允許土地兼併的前提,就是罷租庸調法,推行全新的兩稅法,攤丁入畝,一條鞭法,役歸於地,攤丁入畝。
百姓沒有了沉重的丁稅、丁役,那麼就算他們不種地,也有其它的選擇。比如可以給李超這樣的地主佃田,他們做為佃戶,只要給地主李超交租就好,並不用再向朝廷交稅,他們原來的丁稅丁役,攤到了田地裡面,由田地的主人李超這樣的地主們交納。
失地的百姓,也可以去給工坊做李超做工,直接拿李超的薪水,靠薪水養家煳口,也一樣的不用向朝廷納地稅丁役這些。
“不抑兼併?”程咬金驚訝萬分。
漢以來,朝廷都是重農的抑商,並且是打擊土地兼併的。可李超現在卻說出不抑兼併這樣的話來。
“對,不抑兼併。只要百姓不再需要揹負租調庸,那麼就算兼併嚴重,又有什麼關係?朝廷不再以丁稅為主,而改以財產田畝為主,那麼貴族官員地主都得納稅,他們就算兼併了再多的田地,可也不能跟以前一樣能夠免課或者只納極少的稅。”
“對朝廷來說,向一百個農民徵稅,跟向一個地主徵稅,並沒區別。稅額沒變,朝廷也並沒損失。”
宋也不抑兼併,宋經濟能繁榮,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宋也是實行中唐後推行的兩稅法。
程咬金覺得自己腦子有些不夠用,這些新說法,好新奇。
“難道說,朝廷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