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也不用在藏著掖著,直接將自己的底線說出來。省得其他人鑽牛角尖。
準提和接引聽了,心中一動,拜道:“道兄慈悲!”說完,下界帶著佛教弟子回去了,當然,他們也沒有忘了這次來的目的,度化了一群修士去西方極樂,數量約萬。地球大了一百倍,他們度地人數並沒有比封神演藝裡頭多一百倍,況且所度之人,都是心志不堅定的,太一隻當清理門戶,就不追究了。
各位聖人帶門下返回各自洞府不提。太一經此一戰,名聲大震,成為了無敵的存在。更遭無數大神通修士的推崇。
再說離去的聖人,除了嫉妒太一外,也在心裡留下疑惑:太一靠外力成道,不是無情之人,怎麼可以成就鴻均存在?為什麼太一要儲存感情?或許在聖人眼裡,這問題很複雜,但答案卻是萬分簡單:
因為太一證得是殺戮毀滅之道。殺戮毀滅豈可無情?只有有情,殺戮才不會輕用,只有有情,才不會毫無顧忌的四處毀滅。無情殺戮,若是成了魔頭,那還了得?莫說是鴻均,就是盤古,也不願意讓其存在!太一自己,也明白其中的關係。
太一能夠和女女媧,玄冥結為道侶,鴻均為何會幫幼太一和后土結合?如果從這方面去想,就好解釋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大結局
商朝滅,周朝成,紂王入輪迴。
姜子牙追求仙道,封神一完,就趕往崑崙,來至玉虛宮前,亦不敢擅入。過了半晌,只見白鶴童子出來,看見姜子牙,上來拜道:“師叔何來?”
姜子牙回道:“煩你通報一聲,子牙特來叩見老師。”
童子忙進宮柬;至碧遊床前啟曰:“稟上老師!姜師叔在宮外求見。”
元始天尊點頭,說道:“帶他進來。”
童子出來,傳與子牙,子牙進宮,至碧遊床前,倒身下拜:“弟子姜尚,願老師聖壽無疆!弟子今日上山,拜見老師,特為請玉虛敕命,將陣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早早對其品位,無令他遊魂無依,終日懸望。乞老師大發慈悲,速賜施行,諸神幸甚,弟子幸甚。”
元始說道:“你的來意,我已知道了,你且先回去,不日就有符敕至封神臺來,你速回去罷。待封神後,可回我玉虛宮掌教。”
姜子牙聽了,叩首謝恩而退。子牙離開玉虛宮,回至西岐。次日入朝,參拜武王,將封神一事說與他聽。武王如今位高權重,聽了姜子牙這話,不覺好奇心起,對封神一事,破有好奇,兩人就聊了起來。
不覺光陰迅速,兩人相聊,也非止一日,只見那日空中笙簧嘹,香菸氤氳,旌幢羽蓋,黃巾力士,簇擁而來;白鶴童子親自符冊,降臨相府。
姜子牙出身相迎,得封神榜照讀不提。
只待姜子牙讀完封神榜後,天地霞光四起,無數規則降臨。原來,天庭天條改立羌畢,與封神一齊,成就無上功德,引發了天兆。再說昊天得了功德,消減無數業力因果不說,對太一,更是萬分感激,又逢七仙女有六仙女和逍遙一脈結親,天庭歡喜不提。
人間有神通者,皆得天御。
百日之後,聖人將開闢地仙界,內建無數修仙之法,有緣之人可得之修習。若達天仙之境,需儘快了卻人間因果,以待飛昇。因果不了,飛昇之時,將降九重天劫(基本上只有金仙才能抗過去的那種)!
天仙之力無故不飛昇者,一旦查出,由天庭押之上斬仙台行刑。若是奔逃,則三界皆可殺之,而不染因果。未達金仙之境,無天庭、五教誥命,不得私下凡間,若有不從,則三界儘可殺之。
華夏鐵血神魂,無論修為如何,可自行選擇飛昇與否。若無為禍,待金仙之後,三界之間,可自由來往。華夏鐵血神魂為禍者,抹去神識,貶入六蓮輪迴,視其功過,歷輪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