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1日23時50分,大本營在給高加索方向總司令的訓令中,建議他馬上到克木方面軍司令部,敦促梅赫利斯和科茲洛夫立即到&ldo;土耳其堡壘&rdo;,在那裡接受、整頓退卻部隊立即組織防禦。訓令中指示:主要任務是不許敵人從&l;土耳其堡壘&r;向東推進。為此,要運用一切防禦手段&rdo;,包括空軍和海軍。
在敵人猛攻下,克里木方面軍歷經苦戰後,向刻赤地區撤退。5月15日1點10分,大本營再次命令克里木方面軍:&ldo;不準丟掉刻赤&rdo;。但為時已晚,已無法扭轉已形成的局面。於是,當天(5月15日)部隊渡過刻赤海峽,撤往塔曼半島。撤退持續到5月19日,而且是在極端複雜的情況下進行的。沒來得及撤到塔曼半島的克里木方面軍一些兵團和部隊的軍人,在刻赤採石場組織了遊擊隊,開展抗擊佔領者的鬥爭。但許多人都犧牲了或成為俘虜。
5月19日,遵照大本營訓令,撤銷克里木方面軍,而北高加索方向總指揮部隊改編為布瓊尼指揮的北高加索方面軍。克里木方面軍原有的部隊和駐紮在北高加索、塔曼半島以及亞速海和黑海沿岸的部隊、兵團與機關都編入北高加索方面軍。隸屬北高加素方面軍指揮的有: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經裡海艦隊司令實施指揮)、裡海艦隊、亞速海區艦隊、北高加索軍區。
北高加索方面軍的任務是:&l;堅守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地域,保衛塔曼半島並不借一切代價制止敵人強渡刻赤海峽,防止敵人從克里木突入北高加索。&rdo;如若敵人在羅斯托夫‐‐高加索方向上發起進攻,北高加索方面軍一定要守住頓河一線,並同南方面軍協同作戰,阻止敵人楔入北高加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