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們幾個在附近也不會走遠,這裡不比城市,容易迷路,還是非常好認的。”宋琦推辭到。
吃過飯後,六人出了大門,先在村上轉了一圈,說是小鎮也無妨,村上住房並不多,不過三十來戶,每一戶都是深院大宅,開始有些奇怪,後來與人一交談,也就明白了,從風水角度建村,村上這麼多戶都是長房留下來,其餘多少代下來,都到外面發展,不要小看每一戶,現在過了chūn節,如在初十之前來,每一戶都相當一個比較大的家庭,不少人家中三代都在國外,到這裡不過是尋一個根而已。
這個村子是明末清初才開始建,開始只有一二戶,從江西過來,這些都是後來發展起來,清末之時,已有不少人家飄洋出海,走了不少,特別是建國的幾次運動,這個村子也受了一些衝擊,不少人都在那個時期偷渡去了香港和東南亞,這些年來,才恢復了一些元氣,賴家許多產業都已外移,這裡不過是一條根,這裡已算不上賴家的中心,而真正的中心已到東南亞一代,好在這些年村上出現兩個好手,一個是賴繼學,一個是他堂哥賴繼聖,此處才沒有徹底衰弱。
眾人聽到這段掌故,也有不少感慨,自古以來,盛極而衰,又是這裡一處,賴家先祖已早早做了不少安排,才保證賴家現在的風光,而在大浪淘沙之中,又有多少家族早已衰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幾人轉著便到村子東頭賴家祠堂,這裡修的很氣派,明顯經過了翻新,佔地很大,在門前的廣場之上,已搭起了長篷,賴家村辦什麼大事,擺酒席往往在此,一般整個村子都全部來,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一次擺上一二百席都沒有問題,賴家辦大事時,可以說從世界各地都有人來,與其到城裡包大酒店,不如在此來得爽利。
這裡地勢很好,不過現在僅是將篷子搭了趕來,並沒有什麼人在此,也沒有什麼桌凳之類。
“在這裡擺上百桌以上,一眼望去,倒是很震憾。”柳致知想象著到賴繼學結婚那一天的壯觀場景。
“氣勢的確很大,到那天就知道了。走,我們到後面山上看看,這個村子風水非常好,當年賴家過來之時,肯定經過大量勘察才選中這塊地方。”宋琦說到。
眾人順山路上了山,山並不高,從山上向下看這個村子,格局更是清楚,柳致知細緻觀察四周的形勢,更是眯上眼睛,以望氣法觀看,朦朦朧朧中地氣上升,鬱郁如靈芝,聚而不散,身邊山土潤澤,植物茂盛。
眾人正在觀察,不遠處有響聲,一人從林中轉出,年紀不過三十許,長得一表人才,一身休閒裝,式樣是唐裝的一種變化,柳致知看得出,他也是一身修為,達到胸有丘壑的程度,比賴繼學略差一個層次,賴繼學因得到劉伯溫的傳承,從而邁入身化靈樞的層次。
眾人轉過身,來人也看到眾人,走到近前,微笑著說:“你們是不是來參加我堂弟的婚禮?”
“我們是來參加賴繼學的婚禮,你是他的堂兄,請問高名?”宋琦笑應著。
“我叫賴繼聖,和賴繼學一樣,都是繼字輩的。諸位高姓?”賴繼聖說到。
各人一聽,原來是賴家這一代大陸這一支最傑出兩人之一,便也自我介紹了一下。
“你們是我堂弟的好友,果然都是一時俊傑。”賴繼聖說到。
“聽這裡長輩說,你和賴繼學是這一支的雙傑,賴繼學與我們是好友,他如此,作為他堂哥的你,絕對不會是普通人所能比,幸會!”宋琦說到。
“你們太誇獎我了,如論修為,我實不如堂弟,不過因為這一支多年人才凋零,饒幸讓我有點小名,比起外面賴家人才濟濟,國內此支這些年是衰弱了,好在堂弟上次突破身化靈樞,才壓倒了國外那些子弟,不致於讓我們太丟臉。”賴繼聖感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