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道。
徐恪也不隱瞞,隨即答道:“三公主姓敖名瑩,乃是東海龍王敖廣的愛女!”
“原來如此!”李義心下不禁嘖嘖稱奇,暗道我師弟的這位二弟,到底是何許人也,看著如此痴痴呆呆,怎會識得龍王之女?不過,眼下,李義心裡便只記掛著捉妖之事,別的事均無暇多想。他聽聞徐恪找不到避水珠,只得嘆道:
“唉!那就沒別的法子可想了!”
李義就從旁邊隨意抱了一塊半人多高的大石過來,打算再去扯幾根藤條,用來綁住石頭與自己。怡清與徐恪見狀,連忙阻止。
三個人正自爭執不下,怡清忽而一拍腦門,大聲說道:
“我想起來了!李大哥,你不用下去!”
李義望著怡清,心道我不用下去,難道你有辦法下去?
“你可以讓病木頭下去!”
“我?……”徐恪望了望深不見底的湖面,心想,兩百餘丈的湖底,就算我拼了老命,也下不去呀!
“對呀!”怡清喜道:
“我太師伯祖不是傳了你‘太乙修身訣’了麼?其中有一道‘閉氣訣’,你忘了嗎?”
“閉氣訣?沒有啊!”徐恪努力思索,可任他在腦海裡翻來覆去,卻還是找不到“雨廬翁”所授的口訣中,有“閉氣”一訣。
“哎呀!說你是病木頭,你還真是一根笨木頭吶!我太師伯祖的道法,是何等地精深高妙!他老人家的‘太乙修身訣’乃是以一而蓋全!講的雖是修身練氣之道,然其中,也有閉氣的法門!”
見徐恪兀自撓著自己的額頭,雖作思忖之狀,卻好似全然未能領悟。於是,怡清就索性與徐恪講述起了他這“太乙修身訣”中,如何牽動真元,閉住口 唇呼吸的竅門。
“你平心見性,意存丹田,待氣海充盈之後,行真元於太陰肺脈,導先天之氣,佈於‘素髎’‘迎香’‘水溝’‘承漿’。然後,口 唇閉攏,舌抵上顎,將意念返歸性門,神識照於命元,此時可見五蘊皆空、心性澄明,再以氣填虛,以意行息,如此則外息雖閉,內息可行也……”
怡清便在這香湖之畔,與徐恪不厭其煩地講述了好幾遍閉氣之法。原來,她在峨眉山學藝之時,常聽師傅與師姐們說起,蜀山道法之玄奧,實乃玄之又玄,這其中,便有閉氣之法。然則,她雖領會了閉氣的法門,但究竟未能修習到蜀山最正宗玄奧的道法。她太師伯祖的“太乙崑崙決”,她也是隻聞其名,從未曾有機緣修習,是以此刻,她雖懂得閉氣之法,卻無蜀山最為精深的內功為基,對著那一大片湖水亦只能“望洋興嘆”!而徐恪修煉內功雖已登堂入室,卻惜無用功的法門,這兩人今日一起互補,這才讓徐恪終於有法子能潛入湖底。
徐恪心性原本就聰敏,經怡清這一點撥,立時心有所悟。當下,他就在湖畔盤膝而坐,依照怡清所示,閉上雙眼,排除雜念,明心見性,意存丹田,待氣海漸漸充盈,便行真元於太陰肺脈,導先天純陽之氣,佈於‘素髎’‘迎香’‘水溝’‘承漿’等處……
過得一刻,徐恪雙眼一睜,他體內已自有一股內息周流,口 唇雖閉,卻呼吸不礙,這閉氣的法門,他雖是初學,然想不到一學就會!
徐恪遂向李義與怡清點了點頭,雙足輕輕一躍,便縱入了水中。
“師弟(病木頭),小心!”
李義與怡清卻幾乎同時喊了一聲。
徐恪潛入水中之後,初時稍稍有些不適,旋即便已漸漸如常。他自幼生長於江南,原本水性就好,此時習了閉氣之法,已不用依賴外息,在水中更是遊弋自如。
他暗運內力,腳下一沉,便往湖底直直地下潛而去。
這一座香湖看著不甚廣大,然想不到湖底竟是異常之深。徐恪直往下方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