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部分

它的吻部前伸,雙目凸起。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龍玉。

而且是無盡歲月之前的龍玉。

這是丘可具在沒有繼任鮮卑大人之前,在饒樂水的下游,靠近烏恆人的地方發現的。

與這個龍玉一起被發現的。還有一個先民深埋在地下的遺址。

這個龍玉,當時就被供奉在那個遺址的祭臺之上。

丘可具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祭臺四周,散落著許多無足無尾無首的玉龜。

當時,丘可具不以為然,只是覺得好玩。

於是就拿走了祭臺上的龍玉,然後讓人掩埋了那個先民遺蹟。

直到,兩年前,漢朝使者到來。然後,漢朝的《詩》《書》被作為禮物送給他。

從這些漢朝的古籍之中,丘可具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奇特記載。

漢朝有個名為伏羲氏的先王族群。

伏羲氏與少皋的青陽氏一般,是純正不過的諸夏先王。

少皋是東夷的天帝。而伏羲則是諸夏文明的源頭。

伏羲演八卦,才有易經。

與他密切相關的河圖洛書,被漢朝人視為最高的文治盛世。

夫子也曾感慨: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而伏羲氏與龜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神龜揹負河圖洛書。呈獻給聖王,這是諸夏文化裡被認為天命的象徵。

傳說。伏羲半人半蛇。

更重要的是——傳說,伏羲有妹妹,女神女媧,捏土造人,斬龜補天。

而他在遺蹟裡發現的玉龜,無足無尾無首。

與女媧補天之傳說極為相似。

這讓丘可具在驚懼不已,尤其是,當馬邑大勝的訊息傳來。

丘可具嚇得捧著那玉龍,回到當初的遺蹟所在,叩首三拜。

原因很簡單——漢朝皇帝再一次自證了他的神聖性——匈奴人的行動被完全預知。

那這豈非說明,那個遺蹟的祭臺,可能是遠古時期的伏羲氏所留。

雖然不知道,伏羲氏為什麼會從幾千裡外的漢朝中原,跑來這北國荒原,立這祭臺。

但,丘可具卻也有一張王牌了。

一張可以保護自己和自己的部族的王牌。

你濊人沒有證據,就敢自吹自己是少皋之後,青陽氏之子孫。

我鮮卑如今找到了伏羲氏的遺址。

那我鮮卑即使膚色、習俗和信仰都不同於中國。

但卻也可以是流落在夷狄荒服之中的伏羲之後啊。

誰又能證明,他鮮卑人不是伏羲之後呢?

中國不是連匈奴都能找出證據,證明他是夏后氏之後嗎?

至於鮮卑族群的多數人是東胡戰敗後,遷徙至此的……

這種細節,鮮卑人不說,漢朝人不說,會有人在乎嗎?

捧著那個玉龍,心裡想著說辭,丘可具帶著自己的部族族人,步行走下山巒,來到平原。

然後,他抬起頭,看向遠方的漢軍軍陣。

他高高舉起手裡的玉龍,走出陣列,對著漢軍軍陣喊道:“王師因何而來?”

這次他用的是已經漸漸熟練的漢話——如今,安東周圍,哪怕是丁零人的首領,不會漢話,也是混不下去的。

…………………………

陳嬌看到丘可具出現,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

丘可具,陳嬌是認識的。

這個瘋瘋癲癲,拿著孔仲尼的論語肆意曲解的傢伙,早就進入了他的觀察名單列表裡了。

早在去年,剛剛來到懷化不久,陳嬌就盯上了這個傢伙。

原因無他,大家都在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