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不單是那麼簡單而以,上面仔仔細細的列明附加條件,比如:在國外逗留多長時間(要有兩個人往返的機票作證明),每隔多久通一次電話,另外還要求我為這次旅行提供抵押,房產外加銀行戶頭。我不知道那究竟是Lyle自己的意思,或者是他接受了律師的建議。拋開一本正經的法律術語不提,那些條款讓整件事情看起來跟小學生在桌子上畫三八線差不多,同時又多少顯得有點酷。我全部照辦,不管怎麼樣,我走定了。
本以為我們會在九月十七日再見,因為那一天是分居滿一年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簽字離婚的日子。不過,十四號上午,我接到MacDenton的電話,跟我說,Lyle人在蘇黎世,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回來,他那方面的律師打電話來詢問,是照原來的計劃十七號簽字,還是等一等,直到他回來。我回答:“照原計劃。”
簽字的場面沒什麼特別,兩個人甚至都用不著見面。我在MacDenton律師行的會議室裡簽字,Lyle隔著一個大西洋和六個小時時差,所以,用的是傳真。
於是,九月二十一日下午三點多,帶著Caresse在JFK機場登機的時候,我剛好過了二十七歲的生日,也剛好了結了我的婚姻。我們要坐差不多十四個小時飛機,在北京首都機場轉機,到達上海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晚上十點多了。這條路線跟我五年之前初到美國時走的剛好相反,那個時候是上海——北京——紐約,然後坐長途汽車到波士頓。走出國際到達口的時候,我甚至有點緊張,怕看到爸媽會哭,但事實是,隔了太久了,就不會再哭了。
我跟爸媽擁抱,把Caresse介紹給他們,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個小朋友的真人。剛開始Caresse還是笑笑的,但無論如何都不讓外公外婆抱,碰一下也不可以。但他們總想抱她,她索性放聲大哭起來。幾次這樣下來,大人們也只好放棄了。
“這樣哭法,馬路上人家看到還以為是拐來的來。”我媽有點不高興。
第一夜,因為時差的關係, Caresse很是興奮,坐在床上玩了大半夜。快到兩點,才在我身邊睡了。我還是睡不著,在房間裡亂轉。我出國之後,爸媽搬過家了。我和Caresse睡的是留作客房用的一間屋子,完全陌生的房間。沒有衣櫥,沿牆一溜書櫥,擺得都是平常不太用到的書,只有那裡有一些我熟悉東西:我小時候的影集,上中學時同學間寄來送去的賀卡和信件,還有一紙盒舊玩具。裡面有一隻發條水晶球,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是我外婆梳妝檯擺設,應該是她年輕時買的,裡面是一匹身披鮮花的白色旋轉木馬,搖一下晶瑩剔透的雪花揚起來,再很慢很慢的落下。原本只要上緊發條,還會演奏鮮花華爾茲,那個曲名用德語寫在底座下面,很久以前就被我弄壞了,只會發出嗒嗒的聲音。我看了它很久,不能相信自己曾經弄壞了這麼美的東西。
第二天我和Caresse還是日夜顛倒,昏頭昏腦的樣子,直到下午三點多午覺睡醒才又精神了。起來的時候,我爸在客廳接電話,拿著聽筒,含含糊糊的說:“沒有,工作忙吧,呵呵呵呵。”猜得到電話那頭是在問我有沒有帶老公回來。
等他電話掛掉,我說:“誰要是問起,就實話實說吧,又不犯法。”
爸爸點頭,媽媽說:“你奶奶高血壓,要氣死了。”
這是個大家族,表兄堂弟的數不清的親戚,往上數三代也只有一個嗜賭的堂房叔叔離過婚,而我曾經是這一輩兒裡最好的。我們正商量著要不要索性大大方方的把我的婚姻狀況講出來,結果卻是多餘的,尚在彼岸的Victoria已經免費替我宣傳過了。我不太清楚最早的版本是怎麼樣的,反正甲告訴乙,乙再說給丙聽,慢慢的也不知道原來是怎麼說得了。有個親戚很關切的看著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