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3章 北平到應天的鐵路通車

那位大明最為年輕的尚書身上,輕聲問道:“黃愛卿,三日之後的通車儀式可都籌備妥當了?”

只見成立不久的鐵路運輸部尚書黃觀聞聲而出,恭謹地施禮答道:“回稟陛下,一切皆已就緒。詳細的行駛計劃微臣稍候會呈送至孫統領與蔣指揮使處,請陛下放心。”

朱標口中所言的通車儀式,乃是當下大明傾盡心力打造的浩大工程——鐵路鋪設。

此項工程耗時整整五年之久,期間大明動用了國內多達三分之二數量的崑崙奴丶高麗奴以及阿三奴參與其中。

然而,就在前不久,隨著大明本土之上最後一名存活的倭奴因過度勞累而亡,至此,除去瀛洲醫學研究院尚存的一萬餘實驗體,以及石見銀礦的三萬倭奴之外,總計已有一百九十萬倭奴永遠長眠於這片土地化作肥料,他們用生命和汗水為大明的繁榮付出了所有

大明在鐵路鋪設中動用了的崑崙奴,高麗奴,阿三奴一共一百一十萬人,其餘全部在礦山等地從事重體力勞作。

而且朱標精心規劃了從北平出發,分別前往應天丶草原和德里的鐵路路線。

其中,北平通往應天的鐵路算是相對較為容易實現的部分。

然而,當涉及到北平通往草原以及北平通往德里的鐵路規劃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了。

畢竟,烏斯藏承宣布政使司位於高原之上,地勢險峻;

而察合臺宣威布政使司則地處廣袤無垠的沙漠之中,環境惡劣。

以當時大明剛剛起步的鐵路建造技術水平而言,想要直接在這些地方鋪設鐵軌,簡直難如登天。

因此,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朱標決定讓通往亞細亞的鐵路繞道德里前行。

這樣一來,雖然路程可能會稍微長一些,但卻能夠避開那些難以克服的自然障礙。

除了需要大量地呼叫崑崙奴等勞動力參與其中以外,整個工程所耗費的各類物資數量同樣驚人。

尤其是糧食方面,基本上都是那些已然發黴變質丶無法再供正常食用的部分。這些糧食雖然質量欠佳,但用來給那些崑崙奴吃倒是綽綽有餘,因此並不會給國家的糧食儲備以及財政狀況帶來負擔,反而讓大明加快糧食的儲存,戰備糧也得到了有序的迴圈。

在將近兩年漫長時光,最終成功完成了通向德里以及遼闊草原地區的鐵路線路規劃工作。

搜書名找不到, 可以試試搜作者哦, 也許只是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