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紫禁城轟動了。
整個北京城轟動了。
整個中國轟動了。
(三千七百字大章奉上)
*(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 雙刃劍
回府的路上,關卓凡坐在車子裡,閉上了眼睛。
嗯,我現在是軒郡王了。
王爺?嘿。
某種不真實的感覺,依然沒有完全散去。
還有,興奮的潮水退去之後,留下的是深深的疲憊。
呃,我怎麼覺得這麼……累呢?
慢慢兒地,關卓凡想明白自己的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了:今天的事兒,全然出乎他的意料——猝不及防,窮於應付,事後,便會產生強烈的疲憊感。
就是說,晉封郡王,給他的第一個感受,不是驚喜,而是……有那麼點兒……失控。
對,失控。
打個比方:我沒用腿夾坐騎肚子,沒抽坐騎屁股鞭子,總之,沒給坐騎任何指示,它卻突然間自個兒撒腿狂奔,我因此提前到達了目的地。
這,是一件好事嗎?
關卓凡長長的吐了口氣,開始梳理今天發生的事情。
首先,英國歸還圓明園器物,兩宮皇太后會發生強烈的反應,這是在關卓凡的預料之中的。但是他沒有想到,這個反應居然強烈到了“酬以王爵”的程度。
當然,關卓凡不是白身,他的王爵,由郡王銜貝勒而來。不過,這關鍵的一步,關卓凡還是覺得,邁得早了一點兒。
兩宮皇太后的激動,源於她們個人的感情因素——圓明園是她們的家;源於她們體認的象徵意義——圓明園器物失而復得,她們將之視為中國由弱轉強的象徵。
除此之外呢?
關卓凡發覺,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器物”的價值的認知。和二十一世紀是不一樣的。農業社會的人。在器物身上,賦予了過多的附加價值。比如,秦王願意用六座城池,向趙王換取一塊和氏璧,這種價值交換,放在現代,異常荒唐,但在春秋戰國時代。卻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值得的。
圓明園器物失而復得,兩宮皇太后反應強烈,就多少包含了這種價值認知。
這當然不是近現代化國家領導人應有的價值認知——看來,御姐的改造之路,還長著呢。
而自己,居然成了一種落後於時代的價值觀的受益者,呃,著實有點尷尬。
不過,自己未能準確判斷兩宮皇太后反應的“烈度”。並非事情的重點。事情的重點在於:封王這麼大的一件事——且是一百八十年來的第一個異姓王——御姐片刻之間便作出了決定。
這份“宸衷之斷”的魄力,關卓凡略一思之。便不禁微微心悸。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做出這個決定之前,她完全沒有和他商量,甚至,連一點暗示都沒有給他。
這,可就不大好了。
天津之行,效果絕佳,關卓凡相信,御姐對自己,已經言必聽,計必從,除此之外,他還產生了一個錯覺:自己在御姐那兒,是“例外”的,帝王恩威莫測的那一套,御姐不會再施於己身了。
現在看來,還真就是一個錯覺呀。
關卓凡現在對“驚喜”已經不感冒了——“驚喜”常常意味著,局面不在你的控制之下。
現在的關卓凡,不是初初穿越時候的關卓凡了,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和力量,要的是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是控制別人,而非被別人控制。
上山,自己爬上去才是“正辦”;被人提溜上去的感覺,不好。
哪怕這個人是御姐。
或者說,正因為這個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