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叫做‘半弟子’?”
“一腳門裡頭,一腳門外頭。”胡雪巖答道,“象我這樣的,雖然曾幫過他們的大忙,但完全在門檻外,因此叫做門外小爺。”
由此便談起松江漕幫的情形。胡雪巖告訴關卓凡,松江是繳納漕糧的大戶,因此松江漕幫也是漕幫之中的一個大幫,從前極盛之時,領糧船九百餘條,每當啟程赴京,千舟競發,万旗飄揚,場面極是浩大。不過這幾年,漕糧改為海運,漕幫的收入斷絕,自然每況愈下,早已沒有了昔日的盛景。
“那他們以什麼為生?”
“水上總還有不少生活可討,也有不少陸上行走的。這些年上海的景況好,因此在上海華場和洋場的青幫弟子亦多得是,我停在上海碼頭的那幾十艘糧船,就是靠他們照應——也不光是碼頭,三十六行裡,行行都有他們的人。”
“哦……”關卓凡點點頭,在心裡掂量了一下,不動聲色地說,“雪巖兄,你這些朋友如此仗義,若是得便,我倒也想見見。”
*
到了下午,從漕幫裡來見關卓凡的,是三個人。其中一個姓齊,六十多歲,算是松江一幫的老太爺,另外兩個是他的大弟子和小弟子,一個叫做池五,四十多歲,胡雪巖喊他“五哥”,另一個三十出頭的,叫做許明山,胡雪巖喊他“小許”。
三個人都穿長衫,神態上略顯拘謹。擁眾萬餘的漕幫雖然在江湖上呼風喚雨,但從身份上來說仍是平頭百姓,因此進了屋子,先給關卓凡磕頭,而關卓凡居然也就受之不疑,等他們磕過了一個頭,才親自把那位“齊老太爺”扶起來。
胡雪巖是老江湖了,在一旁見了這個樣子,心裡就有些嘀咕:這可不象關卓凡的為人,亦不是朋友相見的格局,關卓凡要見他們,多半有其他意思在裡頭。
齊老太爺近年身體不好,已經不大管事,幫中的俗務都交由這兩位弟子分管。青幫的規矩,大弟子是“開山門”的弟子,小弟子是“關山門”的弟子,這兩名弟子在所有弟子中,地位尤重。大弟子尤五,是管著松江總舵這一塊,而小弟子許明山,平時倒是在上海的時候多,除了上海的事務之外,還掌著幫中的“兵部”和“刑部”這兩塊,換句話說,動武的事由他負責。
他們的想法跟胡雪巖不一樣。關卓凡雖然只是個七品知縣,但上海一戰過後,聲名之隆,如雷貫耳,是真正手掌兵權印把子的人,聽說就連府裡的賈太尊,見了他也要恭恭敬敬。這樣一個人,今天肯找他們來相見,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面子,若是竟能由此靠上他這個大碼頭,那更是意外之喜,於是磕過頭之後,便站在一旁聽吩咐。
“大家請坐了吃茶,”關卓凡客氣地讓道,“剛才是官面上的禮數,沒有辦法的事。如果敘私禮,你們是雪巖兄的好朋友,我跟雪巖兄亦是好朋友,因此大家就都是好朋友。我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只是仰慕齊老爺子的威名,見一見,聊一聊,大家不必客氣。”
說“沒有什麼別的意思”,當然是違心的話。他聽胡雪巖說了漕幫的情形,當時便心中一動:這一支力量,固然需要管控,但如果運用得當,也許對自己會有意想不到的助益。不過從他讀史的心得來看,對這種江湖幫會,如果走得太近,往往會讓他們忘乎所以,因此特意先擺一擺官威,要讓他們心裡存下一份敬畏之意,明白到彼此之間的分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