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1部分

——不一定是北京,哪怕只是金陵這種居南北之中的都城,費銀已經數十萬兩之巨。

在前工業化時代,修一座宮殿,就把國家修破產了,是一點都不稀奇的事情。

比如,頤和園裡的佛香閣,閣高十數丈,閣內有八根巨大的鐵梨木擎天柱,直貫頂部。原時空的光緒十七年,即1891年。重建此閣,共費銀七十八萬兩,其中相當部分,花在了這八根巨柱上面。

還有,木結構為主的建築,成本雖高,自我儲存能力卻低。

風侵、雨蝕、蟲蛀,木頭對歲月最沒有抵抗力,更加經不起火災、兵災。中國曆朝歷代,傾無數國力。建成的錦繡宮闕,到如今,剩下了多少?

真是驚心動魄:除了清朝從明朝繼承下來的,以及清朝自己修建的——以前各朝的,幾乎蕩然無存!

關卓凡認為。即便只是為了給子孫後代多留下幾棟房子,建築也應以磚石結構為主。

用石頭起大房子。不是當時中國建築所長。那麼就要聘洋建築師,用“西法”,增加西式建築的比例。

關卓凡心目中的頤和園,是一箇中西混合的建築群,和歷史上的清漪園,原時空的頤和園。都頗有不同。

在原時空,關卓凡就有個看法,中國古代宮廷建築,外面看著氣魄。但裡面的空間利用率太低,使用功能更是叫人不敢恭維。

皇帝后妃的寢宮,外面金碧輝煌,裡面昏暗狹小,關卓凡清楚記得初見識時閃過的念頭:當皇帝有什麼好?

現在既然由我來修這個園子,就要好好過一把設計師的癮,且看我如何將現代建築文明注入古典宮廷苑囿。

相信御姐一定會喜歡的。

當然,雖然中西結合,畢竟還是以中為主,北京周邊的石場就可以提供足敷使用的石料。部分特殊的石料,關卓凡寧願進口,也不想求諸國內其他地方。

還是運輸的問題。海運似乎途遠,但單位成本卻遠遠低過陸路。特別是,中國沒有可能在短期內就建設起發達的鐵路網,也基本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公路,長途運輸的費用,遠遠超過海運;就連時間,也未必快得過漂洋過海。

中國工匠不能製造的石件,如西洋雕塑等,可以一併同船滿荷運來。

還有一個重要的伏筆。

外洋供應北京的貨物,當然在天津港卸船。像石料、石件這種沉重的貨物,卸船之後如何儘快運抵北京呢?

咱們在北京和天津之間修條鐵路吧?

單單是為了儘早入住頤和園,御姐也得支援鐵路的修築。

鐵路這個東東,有了第一條,還怕沒有第二條、第三條嗎?

關卓凡下值,回到家沒多久,翁同龢的帖子就遞了進來。

關卓凡微微一笑,吩咐請進。

兩個人見了面,翁同龢給關卓凡下跪請安。關卓凡很客氣,請翁同龢換了便服,分賓主坐定,下人端上茶來。

翁同龢表示感謝貝子識拔,特來請益。關卓凡見他雍容儒雅,不卑不亢;驟膺大任,卻既無諂媚之色,又無輕狂之態,心裡也暗自稱讚。於是說叔平你太謙虛了,我為國家薦賢,以後“同殿行走”,也要請你多多指教。

翁同龢表面從容,內心的感受,卻真正是“喜從天降”!

人臣之貴,無逾帝師;從此登上入閣拜相之路——這些都不消說了。更重要的是,翁家現在處於一個很困難的時期,這個“弘德殿行走”,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說是“叔侄狀元”,但“侄狀元”翁曾源,身患極嚴重的隱疾——“羊角瘋”,即癲癇,隨時發作,是沒有出仕的可能的。

翁曾源的父親,翁同龢的長兄翁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