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方是一員智勇雙全的虎臣。在真實歷史中,對唐朝的建立,功勞較秦瓊還要高一些。而他就在清河郡竇建德軍中嶄露頭角的。沒有竇建德對他的培養和提拔,他也不會有實力位居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
當然了,真實的歷史中,竇建德是戰敗以後,蘇定方才投降了李唐集團。隨後滅突厥。戰土谷渾,功名赫赫。
李棟的出現,改變了隋末的歷史格局。至少從攻打高句麗來說,第一次北征就拿下不臣之心的高元。隋帝楊廣不再大張旗鼓的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北征高句麗,也就減輕了隋朝對百姓的盤剝和殘酷統治。減少了許多本來不應該舉義旗的農民軍。使大隋騰出許多精力和財力維護長治久安。
在這個時候,李棟派出竇建德和劉黑闥,讓他們以大隋的名義去平叛,實際就是要把心腹下放到地方,給他們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起義的農民軍減少很多,實力和氣勢都不成大氣候,平叛他們也就非常輕鬆容易了。
這樣也就有效的避免了竇建德集團被吞噬和滅掉的可能性。特別是張金稱還潛伏在李淵身邊,隨時可以將李淵的一舉一動呈報上來。只要他心有不軌,立刻稟報隋帝楊廣,做出相應的舉措,將其不臣之心扼殺在萌芽狀態。
李棟從多方面下手,雙管齊下,將來再進行一些舉措,多管齊下,對李淵進行打壓。這樣就能有效的保證竇建德不被李唐攻破。
李棟進行的這一切安排,竇建德二人根本不知道,從表面看來,李棟是在實現以前曾經答應給他們謀一個官職的踐諾。此時此刻,就連竇建德本人,他也不會有在隋末亂世建立一個國家,與李唐對抗的野心。
竇建德身邊除了劉黑闥這名鐵桿粉絲以外,他幾乎沒有一兵一卒,能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麼?能有一口煮飯吃的鐵鍋已屬不容易,就別提建立國家的這個宏遠的志向了。
因此,二人對李棟非常感激,感激他給自己一個機會,他們也對李棟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一定要做出一些讓人刮目相看的功業來,不辜負李棟對他們的栽培。
來到涿郡郡署之外,李棟吩咐二人站在外面稍候,他要向隋帝楊廣稟報,得到楊廣的允諾才能安排二人。
至於找什麼樣的藉口,李棟在見面秦瓊的時候,就已經做好的安排。
此時的楊廣,再也不像呆在高句麗是那樣,每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一般沉溺於後丶宮之樂。江山都快被人滅掉了,東都都被架到油鍋邊上,下一步就要煮個稀巴爛的地步了,他還有心情去享受身體之樂?
李棟施禮以後,試探著問道:“稟聖上,據剛才清河郡報來的訊息知道,那裡有一小股匪徒,舉旗造反,而百姓響應者甚眾。僕以為從涿郡到東都之間,清河乃是中間必經之路,如果匪徒得逞,將會截斷聖上對東都戰況的有效控制。因此清河之匪患不得不防,放任他們任意胡為,將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斷然不能使這種災禍起於肘腋!”
楊廣此時已經焦頭爛額了。
攻打高句麗雖然損兵折將,總算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也享受到了幾天異域的風光和喜樂。如今禮部尚書楊玄感在楊廣後背紮了一槍,這一槍還非常的兇狠,幾乎讓楊廣防不勝防。
聽到李棟又報有戰禍爆出,楊廣煩不勝煩,大手一揮,怒道:“既然是小蟊賊,黨總管安排就是了,不要拿這等小事來煩我!”
楊廣雖然這樣說,李棟也不能擅自作主,只得又稱道:“薩水城之戰,有兩位府兵,善意提醒來將軍提防高句麗兵施詐,此二人眼光獨到,是可塑之材,僕想將二人呈報給聖上,讓他們帶一府府兵前去清河郡滅賊,還請聖上同意。”
“准奏准奏,即日就安排他們二人趕赴清河,有了捷報再向我稟報。”楊廣連連擺手,意思是讓李棟趕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