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社會規範。如果溫特的分析是正確的,給男孩提供與女孩相似的社會責任感訓練,可能有助於減少權力動機的破壞性影響。
親密關係中的權力
我們已經從社會交換過程和人格特徵方面對權力進行了探討,我們再來看一下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它是從兩個人當中誰對關係更有影響力及雙方是否對關係滿意的角度來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默斯坦認為,男性在異性戀的關係中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應該擁有更大的權力。
默斯坦關於異性戀關係中的權力觀點的一個關鍵是誰去理解誰。默斯坦認為,要使關係成功地發展下去,弱者需要去理解強者。由於強有力的一方處於要求更多回報的位置,較弱的一方就不得不去理解伴侶,以期找到取悅伴侶的方式。一些女權主義者也持有這種觀點。“服從者對控制者更瞭解,遠遠超出控制者對服從者的瞭解。他們不得不這樣做。”這種模式不受性別限制:擁有較小權力的一方需要去理解擁有較大權力的一方。但是,由於通常認定男性的權力大於女性,所以女性對伴侶的理解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要高。
第4章 權 力(7)
性別刻板印象
科爾西尼於1956年就對“男子漢”這一刻板印象進行了研究。他發現,婚姻的調適或磨合,與妻子推測丈夫的自我看法的能力正相關,而與丈夫推測妻子的自我看法的能力無關。多數的研究者就此止步,但科爾西尼則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將參加研究的男性和女性進行隨機配對,形成了從未謀面的“伴侶樣本”。他從這些隨機配對的伴侶中得到的結果,與先前從真正的已婚伴侶那裡得到的結果完全相同。由隨機配對形成的伴侶,如果女方能夠“推測”男方的自我看法,那麼他們在各自的婚姻中(與真正的伴侶而不是指這種隨機配對伴侶)也更為幸福。顯然,這一點與理解毫無關係,人不會完全理解一個陌生人的。為了解釋這種結果,科爾西尼在研究中,將每一個人對自己的描述與其他所有人對自己的描述進行了比較。在“符合指數”上的高得分,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與同性的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是相似的。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科爾西尼發現符合指數得分高的男性也傾向於擁有更幸福的婚姻;女性則不存在這種關係。
科爾西尼的研究結果表明,妻子的推測與其婚姻關係的成功之間的相關,不是因為丈夫強有力或妻子具備理解丈夫的能力,而是因為伴侶雙方都贊同“男子漢”這一刻板印象的男性角色。為了瞭解這一過程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可以將其加以分解:首先,幸福的丈夫們會根據這種刻板印象對自己進行評定,儘管也許他們在行為中確實體現了那種模式;其次,幸福的妻子們推測丈夫會以“男子漢”這一刻板印象的方式來評價自己。然後,當你將一個婚姻中的幸福丈夫與另一個婚姻中的幸福妻子放到一起的時候,會發現好像女方能夠奇蹟般地推測出不相識的男方的自我評價,其實她沒有這種能力。可能她只是在說,“我丈夫說他是堅強而沉默的。”確實,來自另一個幸福婚姻的素不相識的男性會說,“就我來說,我是堅強而沉默的。”
不幸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留意到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伴侶們的彼此評價的潛在作用。還有許多研究者認為,妻子對丈夫的理解比丈夫對妻子的理解對婚姻幸福的貢獻更大。為什麼對男性刻板印象而不是女性刻板印象的認同能夠區分幸福或不幸福的伴侶?我們從前面對異性戀關係中社會對女性占主導地位的禁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