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縣與陳文匯合。

這個計劃乃是事先預定好的,可是到了執行的時候卻還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計劃之中,老營出發前往金華的人員除去老營官吏、將校士卒以及他們的家屬,還包括了隨明軍南下的四明山百姓。這些人是陳文和王江計劃著用來平衡金華府本地勢力的砝碼,可是對於再次南下,這些砝碼卻表現出了不小的牴觸情緒。

去年陳文掩護百姓撤離四明山,乃是在清軍在此前的大戰中獲得全勝後的必然結果,當時的四明山百姓除了出於對大蘭山明軍的信任外,更多的還是畏懼於清軍的屠殺,才會大批的在陳文的帶領下踏上了前往天台山的征程。

一路上負責護衛的南塘營所表現出的良好軍紀,以及後來的先後擊潰追兵和攔截之敵的連番勝利,也使得陳文的聲望得到了飛一般的提升,從而確立了在王翊被俘後,大蘭山明軍的雙元制領導體制。

可無論是王江,還是此刻遠在金華府的陳文,在很多隨行百姓看來,都抵不過返回四明山故土的誘惑,畢竟那裡是他們出生、長大直至去年被迫離開的家鄉。

早在陳文離開前,就已經有百姓偷偷的離開大蘭山明軍的控制區,返回四明山的家鄉。等到後來,發現那份來源於連戰連捷的威壓開始隨著陳文出兵金華的步伐而一點點削弱後,重返四明山的呼聲更是甚囂塵上,就連一些老營的官吏也在試圖說服王江回到大蘭山重建這支曾經令浙東列城為之晝閉的明軍武裝。

只是無論是負責留守防務的加銜總兵吳登科,還是一向以武勇著稱的李瑞鑫,他們都沒有陳文的那份威望和壓迫感。而這也導致了他們在號召百姓與老營共進退,亦或是設法說服王江實施強制性措施時,都無法達成預期的效果。

從陳文離開後,幾乎每一天都有百姓離開天台山,踏上返鄉的道路。而等到信使抵達後,隨著動員命令的下達,更大規模返鄉潮也開始了串聯。

可是,對於習慣於服從軍令的吳登科和李瑞鑫而言,既然陳文已經表示過這些四明山人士日後在金華府的作用,他們就一定會去設法完成陳文的命令。

訊息抵達的第二天,王江也得到了俞國望在臨海縣城外慘敗後領殘兵逃回天台山的訊息。出於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的考量,王江便帶人前往俞國望的老營勸說其同行前往金華,以便增強明軍在那裡的實力。

自覺著王江是在借勸說俞國望機會以便他們行事,吳登科和李瑞鑫在商議了一番後,立刻下達了強制性措施,除去保護老營轉移人員計程車卒外,更是派出了部分軍隊來監督百姓啟程,與明軍一同前往金華。

出於對南塘營戰鬥力的畏懼,本來準備返鄉的四明山百姓只得收拾家當準備啟程,只是在這期間,卻也有著更多百姓選擇了偷偷離去。

只不過,這種連再見都不說的無禮行徑登時引發了吳登科和李瑞鑫的反彈,使得他們將本來就有限的兵力盡數派出監督百姓上路,甚至斷然採取了一些強制性措施,比如“幫助”百姓搬家……

數日後,老營的準備工作徹底完成,王江也順利的完成了對俞國望的勸說。只是當他得知了吳登科和李瑞鑫的自作主張後,還是憤而下令讓他們先行啟程,而他還需要藉著等待俞國望的時間去勸說後營和剛剛失去了統帥的金湯所部與俞國望一同前往與陳文匯合。

王江很清楚這些百姓不願將未來交給未知的心態,也很清楚他們對於客死異鄉的恐懼,而這也導致了一向性子軟弱的他無法聽從吳登科和李瑞鑫的建議下達強制性命令。只是陳文麾下的這兩個部將的自作主張,還是讓他感到了一絲憤怒和不安,尤其是在王翊死訊傳來不久的當下,以及聯想到陳文此前抗旨的行為,這份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