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後,天氣就越發暖和起來,李梅兒與家裡人商量著做夏衫,因著她這兩年身高竄的快,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樣,去年的衣裳今年再穿已是短了一截,所以李老孃沒少埋怨她費料子。
“山青哥的衣裳也得多做幾套,我看他上次回來,身上的衣裳袖子都短了,實在是不體面。”李梅兒又說道。
李傢伙食實在好,因家裡孩子們多,又都在長身子,李老孃雖是個節儉脾氣,卻是個心疼孩子的,且有蔣氏時不時拿私房補貼下廚房,故此,對於家裡豐盛的伙食,李老孃就不多說啥了。
因為營養跟得上,於是,養出了一屋子竹竿,連同才八歲的康哥兒也是越發高挑。
雖然這年頭兒的人大都瘦削,可李老孃瞅著自家這一屋子竹竿也發愁,與蔣氏道,“天天不是魚就是肉,沒斷過頓兒的,還一個個的不長半兩肉,也不知吃的東西都到哪兒去了。”
李梅兒其實也挺鬱悶的,這兩年她除了光長個子,其他的啥也不長,她這都十二了,還是扁平扁平的,她倒是不喜歡太大,起碼也該開始發育了吧,可是,半點兒動靜都沒有。
她娘可是挺大的啊,按理說她不應該這麼小的,李梅兒已經開始發愁了。怕以後穿衣裳難看啥的……
“正長個子呢,孩子一貪長,可不就瘦了。”蔣氏很歡喜,養孩子也是有對比的,同年紀的孩子,哪個高哪個矮,哪個胖哪個瘦……反正,蔣氏瞧著自家孩子都是高個子,心裡就舒坦。尤其是來了州府,和姑奶奶家的那些個孩子比,她家孩子可太周正了。
不管李老孃多心疼,這新衣裳還是得做的,畢竟孩子們都大了,又都在讀書交際,衣裳是門面,段不能少的。
李老孃還在心疼衣裳料子的事兒,李家便收到了陸家的帖子,六月初十是陸老太太的大壽,請李家去赴壽宴。
打發走陸家下人,李老孃嘖一聲,瞅了李梅兒一眼,“你這衣裳可做的真是時候!”
李梅兒嘴角翹一翹,接過林嬤嬤手裡的帖子給李老孃唸了一遍,蔣氏便笑,“離六月初十還有些天,丫頭把新衣裳都做好,到時好穿。”
李老孃便與林嬤嬤道,“我的衣裳也著緊些。”
家裡數林嬤嬤針線最好,以往尋常的衣裳,李老孃大都是讓李梅兒做,她最喜歡指使丫頭片子做這做那。這次因料子好,就看不上李梅兒的針線了,還是讓林嬤嬤幫她做。
林嬤嬤自是笑應,“是。”
李老孃有道,“還得教教康哥兒些規矩,甭去了叫人笑話。”畢竟康哥兒以前可沒去過那等大戶人家,別不懂規矩出了洋相。山青她倒是不擔心,畢竟在白鷺書院讀了這些日子的書,什麼達官貴人都見過一些。
李梅兒聞言卻笑,“他請咱,咱們去,有啥可笑話的?康哥兒在家裡也不是會胡來的人,去別人家更不會失禮。”
李老孃嘆,“你哪知道大戶人家,表面上都是客客氣氣的,私底下不知道怎麼笑話咱鄉下土包子呢。”
李梅兒卻是眉毛都未動一根,笑,“咱們是自家過日子,吃的是自己的飯,沒什麼不坦蕩的。祖母只管放寬了心,在家啥樣,出去一樣。陸家雖是官宦人家,可來往是你情我願的事兒,倘是被人小瞧的來往,也沒意思,去一次便罷了。只有彼此客氣,方能長久。”
倒不是說李梅兒清高,實在是做人的道理,真就奴顏婢膝,或者得一時之利,想長久是難上加難。何況,家裡這些人,也不是那種性子,李老孃理不會來那一套殷勤小意之類的手段。與其叫李老孃患得患失、小心翼翼,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去。
李老孃聽著李梅兒的話,也覺得有幾分道理,想來陸家人是覺得她家不錯,才會邀了她家去,只要不做什麼出格的事,也不必太拘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