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舒服,你先回去,五日後再來吧,不要忘了帶上寶劍。”姜惑無奈,只得告辭。
姜惑拜別蘇妲己,才出中宮,已遠遠看到前方一個大漢在昂首獨行。
內宮之中少見男子,偶爾見到,亦都是戰戰兢兢,唯恐惹事。但觀此人行姿,既無畏縮避讓之態,亦無耀武揚威之狀,渾如平日行於家中。姜惑大覺好奇,不由多望了幾眼。
那人卻彷彿感應到了姜惑的目光,霍然轉過身來,目光一閃,反而回身朝姜惑走來,卻正是那聖劍士之首蓋天華。原來聖劍士皆不喜女色,紂王特許可隨意出入皇宮內院,順便擔負保護之責。
姜惑暗暗叫苦。他本不情願與蓋天華打交道,奈何狹路相逢,不得不硬著頭皮迎上:“姜惑見過蓋劍士。”
蓋天華淡淡道:“姜御郎好。”
姜惑實是不習慣這“御郎”之名,喃喃苦笑道:“蓋劍士還是直接叫晚輩的名字吧。”
蓋天華應言改口:“姜少俠可有空閒,我正有事找你。”
姜惑發現蓋天華這一次見到自己的態度大不同於初次相見時鋒芒畢露,寒暄宛若平常,態度謙恭有禮。然而他那半開半合的眼神中卻又含斂著一股清傲之氣,令人既敬且遠,不知不覺要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勉強笑道:“晚輩此刻並無要事,不知蓋劍士有何指教?”
蓋天華漠然道:“姜少俠劍術高強,我想給你介紹幾個人認識,順便切磋一下武技。”這話原是有些挑戰意味,但聽他渾若無事地道來,彷彿僅是老友街頭偶遇般平常。
姜惑暗吃一驚,尚不及開口,蓋天華已自顧自轉身走開:“姜少俠請隨我來,保管令你不虛此行。”看他自信滿滿的樣子,大概從未受過拒絕。
姜惑無奈,亦生出一絲好奇,不知蓋天華要介紹什麼人給自己認識。何況這幾日聽了不少關於聖劍士的事情,知道這八名聖劍士皆是光明磊落的絕世劍客,決不會做出背後傷人的小人之舉,何況這是在王宮之中。只是不知道蓋天華是無意碰見自己還是特意在中宮外相候?若是後者,其中必定大有緣故。
姜惑滿腹疑團,跟著蓋天華。一路上蓋天華隨意介紹宮中景物,顯得十分熟悉,又不時引經據典,態度自然,風範淋漓。姜惑雖對他頗為忌憚,亦暗暗心折。不覺已走出內宮,朝正殿方向行去。
途經九間殿,卻見一根黃澄澄的大柱子立於其中,蓋天華問道:“姜少俠可知此為何物?”
姜惑搖頭不知。蓋天華道:“此柱以精銅所制,內設三層火門,凡有大臣犯法,便將此銅柱燒得通紅,然後以鐵索鎖住雙手抱住銅柱,兩邊用力一拉,便是皮焦肉爛,四肢身體頃刻烙為灰燼。這便是你那母后精心設計出的炮烙之刑,特意設在九間大殿裡,以懾群臣。”他的語氣平淡無波,彷彿並無一絲指責蘇妲己之意,只是在訴說一件事實。
姜惑聽得膽戰心驚,久聞炮烙之名,卻未想到殘忍如斯。念及蘇妲己與自己印象中的母親判若兩人,沉沉嘆了口氣。
又經過一座高臺,那臺高聳入雲,一眼幾乎難望盡頭,其上鑲金掛玉,殿閣重疊,瑪瑙砌欄,寶石妝梁,氣派華貴,更有酒香肉味與一股令人作嘔的奇特味道遙遙襲來。
蓋天華又道:“此為鹿臺,為建此臺,各州縣府軍民中三丁抽二,獨子強役,已建八年,尚未竣工。而鹿臺之後三百步便是摘星樓,樓下有一深坑,長寬二十四丈,深五丈,內養毒蛇數萬,每當宮中有人獲罪,便將那宮女洗剝乾淨,再投入此坑中任萬蛇咬噬,此刑名為蠆盆。蠆盆之左有一大池,池中以糟丘為山,山上插滿樹枝,又將薄薄的肉片掛於樹枝上,名曰肉林;蠆盆之右又有一沼,以美酒灌滿,名曰酒池。姜少俠所聞到的酒肉香味與那腐腥氣便由此而來。”
姜惑默然無語,唯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