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圖中顏色相等的關鍵值標出來,大家一下子就能看到了區別,第二幅圖中的7條顏色值被整體往紅端移動了一段。
唐寧:“光波的波長改變了,這是什麼回事?1842年,奧地利的科學家多普勒發現了一種現象,他注意到飛速朝我們駛來的火車的汽笛的聲音會變得尖細,而遠離我們而去的火車汽笛聲相反地會變得低沉、舒緩。
用物理學上的術語解釋,那就是汽笛的聲波被靠近與遠離改變了。我們想想,波長是什麼?我們可以想象波峰與波峰之間或者波谷與波谷之間的距離,那就是波長,當火車飛馳而來時,這段距離被縮短了。
意味著波長變短,聲波的能量也是波長越短,振動的頻率越高,能量就越大,敲擊我們耳膜的時候就更劇烈,所以會出現變頻現象。只有速度達到一定的程度,聲波的變頻才會被體會到。
這叫作多普勒現象。這種現象也能發生在光波上。前提是速度夠快。只有天體之間的相互移動才能讓我們的光譜分析儀出現明顯的變頻。如果光譜集體往紅端移,代表波長變長,說明天體在遠離我們,如果光譜往藍端移,代表波長變短,說明天體在靠近我們。
我們對幾十萬個遙遠的星系進行了光譜分析,發現遠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在千萬光年距離的時候,星系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紅移。紅移越嚴重,說明天體退行越快速。
如果這些天文現象正是跟萬有引力相對應的萬有排斥力,它會出現這麼一個現象——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因為萬有排斥力是把膜空間撐了起來,再遠再快它也能瞬間施加排斥力,這種排斥力源源不斷,所以遠處的星系速度越快。
事實上,我們追蹤的幾十萬個星系絕大部分符合這樣的規律,我們可以比較確定地說,它們正是受與萬有引力相反的力推動,從布膜的模擬我們可以推測,這兩種力的本質是一樣的。區別僅僅在於我們的膜空間是被質量塌陷還是被能量突起。
我們把質量看成是空間塌陷的源,則把能量看成是空間凸起的源,由於這個能量不是普通所見的能量,所以我又把它稱為‘暗能量’。”
當唐寧展示這幾十萬追蹤星系的資料之時,一些聽懂了的天體物理學家不由自主地從坐位上站了起來,盯著銀幕看,貌似想把那些資料看得更清楚一點。
唐大神居然發現了萬有排斥力?這是可以比肩牛頓的偉大發現了。只有膜一樣的空間能夠完美地解釋超遠距離引力,同時膜塌陷預示著有膜凸起,這是很自然的推測。
第461章 小宇宙
“離地球最近的造父變星——北極星也有幾百光年之遙遠,不過,越遠的恆星其自行就越小,利用這種辦法,經過複雜的計算,我們終於計算出了含有變星的各種星群的近似距離。
其計算過程將在《自然》期刊上發表,諸位在這裡聽到的天文學上最前沿的發展,在我演講之前,天文學界並沒有銀河系的確切大小資料。而有了造父變星這個大絕招,我們可以很肯定地測量它。
我們甚至可以把望遠鏡對準與鄰近的天文環境大不相同的球狀星團,發現它們的密度很高,假如地球出現在球狀星團中,僅靠恆星的閃耀就能把黑夜變成白晝一樣亮堂。
而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些怪星團與我們的距離超過了之前所有的天文尺度——不到一萬光年。球狀星團在銀河系中被觀察到的有100個左右,可能還有差不多的數量沒有被看到。距離我們大約有2萬到20萬光年。
我們終於把尺度拓展到了20萬光年。而且我們能夠把大量的恆星的自行過程距離還原成圍繞著銀河的中心旋轉的圖景。我們使用的是計算機全自動追蹤上百萬顆恆星的自行,於是,誕生了這幅想象圖。”
第一次,人類是從銀河的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