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曹操對劉備還是有所防範,那也是正常的。
只是劉備和曹操的出身不同,經歷也不同。這造化也就不同。
這曹操乃是豪門大戶出身,從小接觸的知識就多,結交的那些豪傑,也都是環繞曹操,以曹操為主的,故此,曹操在軍事,政治,經濟,以及領導上的那些本領,絕對是高人一等,傑出的。
可這劉備卻是沒落皇族出身,雖有一個好聽的名號,可在這皇族遍地的世界裡,不過是一個苦出身。為了生存,劉備織過席,販過履。他能面帶微笑,把一雙價值一文錢的草鞋,用什麼樣的人配什麼樣的鞋,只有高價的鞋子才能體現一個不一樣人的尊貴為理由,以一貫錢的代價賣給那些擺富,虛榮的大頭。而後來劉備有了一些錢,遊學拜在盧植門下的時候,接觸的那些同窗,一個個也都是身世顯赫之輩,那也是不可能以劉備為中心的。只能是劉備花言巧語的和他們套些交情,撈些好處罷了。等後來劉備的幾起幾落,更是遍嘗人生百態。故此,這劉備得處事之圓滑。行事,佈局之周密,表演之成熟,那又是遠遠在曹操之上的。
此時曹操的這一問,那也是早就在劉備得的準備之中,畢竟誰也不可能把十幾萬的兵丁置之不理的。
當下,劉備不假思索的回道:&ldo;備之軍隊,即朝廷之兵馬,明公身為左軍將軍,如今朝廷的兵馬皆歸明公調遣,備之軍隊,當也由明公安置。&rdo;
劉備這句話太厲害了。這表明軍隊我不要了。給你了。這擱到誰,至此也不能再懷疑劉備得真誠了。軍權都交了,你還能怎麼著?
而劉備敢這麼說,那也是因為劉備得軍隊也是按著幽州那樣的軍制組建的。劉備堅信自己帶出來的兵丁不會背叛自己。只不過先暫時讓曹操替自己養著罷了。等自己用的時候,只要自己一召喚,這些軍隊還是會跟著自己走的。這也是劉備交給曹操那本《幽州紀要》中隱藏的一部分。
可是,事出有因,曹操雖然不知道劉備得計劃。可曹操照樣對劉備輕輕巧巧拋過來的禮物感到頭疼。
十幾萬的兵馬,那也是一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勢力了。這要是吸收了,這應該也算是一狀美事。可是,問題是現在不是時候呀。如今曹操的軍糧短缺,雖然曹操使用了程昱的計策,在兗州抓抄了一大幫的豪族,收颳了巨多的糧草。可那也不過是能把儲備的軍糧支援到今年秋收而已,可是僅僅是兗州一地的秋收之糧,卻絕對不可能支援曹操的軍隊挺到下次的秋收之時。所以,曹操軍糧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只是暫時押後了而已。雖然此時曹操不再像當初對軍糧問題那麼急迫了。可是也只有等到來年兗州和司隸都可以豐收,能夠給曹操提供充足的軍糧之後,曹操的軍糧短缺問題才能算是真正的解決了。
如今曹操的內部關於軍糧短缺的解決方案有四種:
一是裁軍。以精兵政策,去莞存精。減少軍糧供給,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二是遷都。以大軍停留在兗州本土,減少軍糧輸送途中的額外損耗。延長軍隊的供給能力。
三是購買。用大量的金銀在今年秋收之後,從各地購買糧食,使自己的儲備軍糧能支援到來年再次秋收。
四是戰爭。以武力搶佔一個其他富足的勢力,以其軍糧供養自己的軍隊到再次秋收。
這裡面,一三兩種意見都不被曹操看好。只能算是下策,是一種在別無他策時的備用方案。
在曹操看來,第一種意見,在如今強敵環繞的時候,那是萬萬不行的。可能還沒等自己練成精兵的時候,自己就被別人消滅了。而第三種耗費金錢不說,在如今這種狀態下,各個諸侯的軍糧都短缺。不好買呀。恐怕也只有在幽州才可能買到糧食。而這樣的話,不僅助長的幽州的資金實力,而且把軍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