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個出來阻止孫權的人。年在四十五六,身高八尺,長臉高冠,重眉大眼,筆直地鼻樑,頗有威儀。
徐庶一見之下,氣焰也是矮了幾分。沒辦法,誰讓這個人徐庶認識呢。此人乃是江南地張昭,張子布。那也絕對是江南一地計程車林魁首。更是江南張家的閥主。雖然徐庶不是多麼在意張昭的身份。也自問在韜略上絕對要高過張昭。可那徐庶終歸在江南混過很長一段日子,那張昭卻無論從哪裡來說,那都是徐庶地前輩。徐庶再是囂張,氣焰也不得不收斂一些。
而那孫權看張昭出面,也是不得不給張昭幾分面子。當初孫權接掌江東。要不是有張昭出面安撫江東眾人,孫權也決不會輕易就能搞定的。更不會有閒暇去找諸葛亮的。
故此,孫權強壓怒氣說道:&ldo;子布何以為此匹夫求情焉?&rdo;
&ldo;非也。我非為徐庶求情。實乃為主公醒智爾。今主公與那劉太尉立有巴蜀備忘之錄。兩軍罷戰。齊修友和。若是那劉太尉食言而肥,昭之天下。劉太尉仁義之名盡失。我軍不齒,必死戰也。而若主公麥打徐庶,徐庶乃為幽州使者,打其,即羞膘幽州是也。若劉太尉以此向討,其責盡在主公。那劉太尉出兵,不僅出師有名,就連我軍也無決戰之心。主公知此,若是還想懲戒徐庶,臣請斬之。以此昭告天下,斬使明志,與那劉太尉勢不兩立。以激我軍將士之心。&rdo;張昭很是有條不紊的說道。
徐庶在一旁聽得一哆嗦,心裡暗罵:這個張昭可太狠毒了。若是孫權真的聽了他的話,把自己一殺,不僅自己算是白繞,就連右軍師等人的計策也就因此失效了。反倒平白的助長了孫權的氣勢,威望。
此時,徐庶見孫權果有思慮之像。連忙放聲大笑道:&ldo;斬使明志!說得輕巧。我家太尉大軍若至,爾等殘兵,何以當之?難道就憑著那西川地險麼?那劍閣倒是險關,可我家關將軍接我家馬將軍回營,那還不是輕而易舉?若不是你家魯將軍來我比州,與我家太尉大人以及荀大人投緣,立下那巴蜀備忘錄。而今又如何還有爾等地存在。&rdo;
聞聽徐庶所言,孫權、魯肅、龐統這些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的,那都是齊刷刷的一驚。均想起劉明兵力的強大。而那張昭等留守在建業的老臣,顯然對巴蜀備忘錄地真相,並不是多麼瞭解。只是大致知道是打和了。
故此,張昭上前一步,直視徐庶問道:&ldo;西川之險,天下皆知。昔日,高主受封漢中王,外敵無可入。終可成事。汝何妄言之!&rdo;
&ldo;高主受封漢中王,憑藉的乃是巴蜀之險,此亦不假。然,巴蜀之險,乃是兩川之地。現今漢中已入我家太尉大人之手。兩川已佔一半,而還有何可憑藉?何況,就算爾軍全盛之時,擁兵數十萬,齊聚兩川之險,還不是照樣被我家關將軍一旅之師拿下漢中。而今,汝等漢中已失,單憑西川,又能依仗幾時?&rdo;徐庶很是自信的說道。
而這種自信,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孫權手下這些留守地眾臣。
巴蜀之戰,諸葛亮到底怎麼打得,他們不知道。諸葛亮手下的那些士兵是如何地一盤散沙,他們不臨其境,也是想不到的。但是,諸葛亮先前戰報已經盡得巴蜀,他們卻是知道的。而且,他們也知道,巴蜀之兵,劉璋和張魯的兵馬幾十萬,也全都歸在諸葛亮的指揮之下。可就算如此,諸葛亮還是戰敗了。漢中也還是歸了劉明。這就不得不讓他們在聽了徐庶之言後,有所感觸了。
畢竟過程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結果。既然在如此全盛之時都有如此結果,那就難免還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何況現在的孫權,可是無論如何也湊不出來幾十萬的兵馬派往西川供諸葛亮揮霍得了。竊竊私議之聲。悄然而起。
張昭萬萬沒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