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為陸正安排的御禮第二課是駕車,具體到了駕馭馬車,不管是兩匹馬、四匹馬還是六匹馬,其實道理都都馴服小白差不多,只是相比之下,駕馭馬車除了同樣需要了解馬匹的狀況,尊重的它們的習慣之外,還必須要做到互相的協調,讓擁有不同方向的馬兒們最終一齊走在自己給它們的方向上。在彈琴來說,就是每一根弦的互相配合。
這就是陸正說出的先知之,後主之的道理。
陸正說出這句話,李儀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知之須在敬,主之當以道。陸止一,你可知射禮與御禮之同異嗎?”
老師今天的問題很多啊,問完了御禮,居然還連帶著問起射禮來,還要相互比較異同。
陸正想了想道:“射禮在求自己不散不亂,講究的是一身凝定,然後做到正己而後正箭,人弓一體。御禮也是一樣,要做到的是人、馬、馬車三者猶如一身,這是兩者相同之處。至於不同之處嘛?學生認為,射禮更為注重自身,而御禮則是注重在駕馭他物。而且,學生射禮和御禮之間,兩者更有互相補益的效用。”
原來,自從陸正學習御禮之後,越來越覺得駕車需要的是每匹馬互相之間的配合來完成,因此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瞭解每一匹馬的脾氣和體力,由自己加以調節,才能好好的駕馭馬車。而他有了這樣的體悟之後,又用這種體悟返回去思考射箭。
自從陸正從小白身上學會了如何用臀肌發力之後,整個人也起了一種極大的變化。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種翻天覆地的認識。他每射出一箭,就能清晰的感應一次力量從足下生出,透過臀肌傳送到腰部,然後由腰部竄入雙手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之中,陸正整個人都是鬆鬆的,他可以清晰的感應到力量在自己肌肉之中傳遞的,並由此讓他對自己身體也有了一種清楚的瞭解。
他清晰的感覺到了自己手臂、大腿、腰臀上一塊塊的肌肉的形狀、大小,哪些是橫向的,哪些是縱向的,分別可以扭轉到什麼程度,而其中任何一塊的扭轉又會對其他肌肉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及力量在這些肌肉之間是如何傳送的。
陸正忽然發現並意識到了一點,就好像自己駕馭的六匹馬一樣,原來自己身上的每一塊肌肉也是有著自己的性格和脾氣的!只是平時都被自己忽略了,根本不去理會它們的反應。這也是他之前射箭久了之後,總會感到渾身的痠痛的原因。
因為他之前在拉弓射箭的時候,都是隻想著使勁的把弓拉開,根本不會去體會手上的力量從哪兒來,手臂翻轉的幅度應該是怎樣的,四肢互相之間該如何配合才是最恰當。只是一味的強行命令那些肌肉互相配合發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造成了一部分肌肉被拉傷了,所以才會有痠痛的感覺。這就跟馬兒被欺負了就會發脾氣一樣。
於是,在這樣的瞭解之下,陸正慢慢學會了去放鬆了對身體的控制。因為他現在則是明白了,每一塊肌肉就好像一個個有脾氣、有個性的人一樣,自己絕對不能強行的命令他們,反而必須要知道他們的脾氣和個性,相互協調和統一,然後一起來完成目的。這跟駕馭六匹馬來拉動馬車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陸正甚至還想到了彈琴,人的身體也像是一張琴,每一塊肌肉就好像是一根根的琴絃,需要彈琴的人去了解每一根弦的鬆緊、變化,掌握好先後的順序,才能更好的彈出美妙的音樂。而不是胡亂的亂撥亂談一起,需要人和琴互相的一個分寸。
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自己的身體不就是另外一輛馬車嗎?只是自己以前根本沒有好好駕駛!
基於這樣的體驗,陸正的射箭自然是越來越好了,而隨著這種體驗的加深,陸正也發現了射箭能讓自己的心越來越安寧,越來越明晰,這才駕馭馬車的時候,又能讓自己不會輕易被馬匹的躁動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