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成賢不假思索的答道:“必然招致強烈抵抗,畢竟那右都御使和東廠提督都不是軟柿子。”
方應物又問:“我與他們孰強孰弱?我有拳打戴縉、腳踢尚銘的本事麼?我能一棒子將這兩位打得不能翻身麼?”
“有點困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你似乎還是差了點。”項大公子繼續答道。
方應物最後問道:“那麼我這個小小知縣,還能有其他的手段麼?”
項成賢遲疑的說:“應當沒有了罷?你這知縣與他們比起來分量太輕了,可用的手段少之又少。”
方應物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所以說。我手裡只有這麼一個重量級的籌碼,當然不能輕率地丟擲去,浪費在非決定性的地方。一定要用在關鍵時候,起到致命一擊的作用!
還有。如果在缺乏足夠實力、沒有足夠後手的情況下,先出招就等於是將主動權交給別人了,下面就只能被動的窮於應付。因而要沉住氣。現在是他們著急的要解決問題,我又何必著急?
謀定而後動方為上策!說不定他們為了息事寧人。會提出令我心動的優厚條件,我就此罷手也不是沒可能。”
項成賢質疑道:“你不動。他們也不動,事情說不定就漸漸平息了!你還怎麼打出籌碼?”
方應物對此胸有成竹,“我方才說過,要將眼光要放高一點,視野要放大一點!著急的不只是戴縉尚銘之流,更還有別人著急,總會有人動的!
比如,戴縉此人靠吹捧汪直上位,如今名聲極壞,幾乎不能服眾,都察院裡以清流自詡的諸君子能服氣他麼?這次出了這樣大一個醜聞,很可能會叫戴縉直接下臺,諸君子能不動心麼?”
項成賢恍然大悟,“你不是謀定而後動,你這是待價而沽!你手裡攥著籌碼,各方都有求到你之處!”
“事情有無限種可能性,就連戴縉和尚銘之間的立場不見得都是一致的,我只需靜觀其變。。。。。。”方應物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談,忽然話頭一轉問道:“你還在那個什麼什麼寺觀政,沒有正式選官罷?”
項成賢非常不滿的答道:“是太僕寺!你不要自恃清流就瞧不起別的衙門。。。。。。”
方應物無視項大公子的情緒,彷彿自言自語道:“你說,我送你去當御史如何?”
項大公子愣了愣,口不擇言的叫道:“大哥!哥哥我管你叫大哥!”
雖然只是七品,但御史在所有官職中,是非常特殊的,與給事中並稱言官,清貴程度只次於詞林官,是位卑權重的典範!
一般情況下,只有表現好、口碑高的七品官比如大縣知縣、部主事之類才能轉任御史,品級不變但同樣被視為升遷!從進士直接選為御史的不敢說絕無僅有,但也是鳳毛麟角!
若進士選官直接當上御史,那就相當於少奮鬥十年,關鍵是很有面子、非常榮耀,說出去都是吹噓一輩子的資本,難怪對功名官運比較淡定的項大公子也失態了。
看著臉紅脖子粗的項大公子,方應物忽然“哈哈”一笑,“我只是與你說笑,你也當真麼?”
項成賢咬牙切齒道:“這個玩笑不好笑!我只當你是認真說的,若無下文,我就住在你家不走了!”(未完待續。。)
ps: 啊啊啊啊,一寫到這種地方就要消耗大量腦細胞,先午睡去,起來繼續摳腦子!
第四百二十七章 學會拒絕
項成賢找方應物說了這一番話,直搞得自己七上八下、心癢難耐。關心則亂,即便他與方應物非常熟悉,此時也弄不清方應物到底是說笑還是說真的。
不過項成賢人不笨,將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覺察到一個奇怪地方,又轉回來滿腹狐疑的問道:
“為兄我有一事不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