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範象徵?”

對此婁天化還是答不上來,這些天他沒少想過這個問題,但始終不得要領,或者說不明白東主到底想問什麼。

方應物又問道:“其實理由很簡單,故事裡的包青天做得是什麼官?”這個問題婁天化倒是能答上來,三歲小孩子都知道。“自然是坐在開封府大堂的。”

方應物鼓掌回應道:“這就是了,原因便在這裡面!開封府乃前朝帝都,四方賓客雲集,人口稠密前所未有。街頭巷尾、酒樓店肆議論極多,訊息傳遞頻繁快捷——若非條件如此得天獨厚,包龍圖如何能成名?”

好像有點道理。。。。。。婁天化轉念一想。開封府是帝都,宛平縣也是帝都。難道東主想生搬硬套包青天故事?連忙又開口勸道:“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事情當然不是這麼簡單!本官再問你,包龍圖為官多年。立朝剛正無私,觸犯權貴不少,為何一直安穩無恙?而且歷朝歷代其他正人君子多有倒黴的?”

婁天化看出來了,東主今天是鐵了心要教訓他,便答道:“在下愚昧,實在不明其中真意,還請東主教導。”

“經我研磨,大概有幾個原因。其一,宋代以文人治國,包龍圖本身就是名望很重的清流,甚至是標誌性人物,絕非孤家寡人,朝中多有賞識者,一旦有事便能伸手相幫。其二,包青天名揚天下萬民擁戴,大概稍有動靜,民間百姓便可聚集起來響應聲援,開封府人口百萬、閒人眾多,不能不令人顧忌。

如此動輒朝野呼應,別人要拾掇包青天談何容易,盤算其間利益得失,便知道還不如不做。尤其是在包青天成名之後,他威名赫赫,自然奸邪畏懼避讓,更不會生事,越發襯得他剛直。”

婁天化聽完這些解讀,心裡忽然比較了一番——宋代是文人治國,當今的大明又何嘗不是如此?

那包青天是清流重臣,眼前這位方知縣出身也不差,一樣是潛力無限的清流新秀,上面亦有臂力;

那包青天受萬民擁戴,眼前這位方知縣也在很努力的去營造這個氣氛,目前算是小有成就。。。。。。去都察院的時候,不就有幾百個民眾追隨相送麼。

這麼看來,東主要做稍小一號的青天,各方面基礎條件其實都已具備,唯一所欠缺的大概就是時間了。真要成了大氣候,讓別人顧忌威名敬畏三分,那這個京城附郭知縣做起來就輕鬆多了。

當然,僅有志向不夠,還需要有智慧,不過東主哪裡又像是沒有智慧的人?想到此處,婁天化徹底心悅誠服了,這份格局確實不是自己所能想到的。不過也好,東主要做成了青天,那他婁天化大概有機會混個“公孫策”噹噹。。。。。。

閒話不提,當初剛上任時,與永平伯案子一起接下的狀詞還涉及到其他一些顯貴或者太監,方知縣又揀了幾家,一一發了傳票過去。這次衙役們便沒有畏縮之感了,領了傳票便登門去傳喚。

效果大抵不錯,雖然這幾家沒有肯放下臉面到衙門來聽審的,但也都採取了種種法子積極應對,大錯寫了文書解釋,小錯便主動改正——沒有像永平伯那般明知故犯、跋扈無禮的。

這年頭缺智商的畢竟是少數,有永平伯這個灰頭土臉的先例在,別人不能不警醒三分。那方知縣真要是個鐵面無私的較真人物,手段毒辣又加上最近風頭強盛,自家撞上去未必就比永平伯下場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好!

幾件事情傳揚出去,自然又讓百姓叫好,皆言建都六十年來,從未見過如方應物這般雷厲風行的知縣。如果不是方知縣上任時間太短、醞釀不夠,只怕青天之類的帽子已經戴上了。(未完待續。。)

ps: 今天又被幾個作者朋友批評最近節奏不太好,略幹,過於追求細節轉折,建議來點水潤滑烘托一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