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姐夫上黨君李伯卿(慶慎公主之夫)等發難,襲殺了政敵奉化伯鄭道傳、宜城君南誾及富城君沈孝生(世子李芳碩的丈人)。李芳碩被迫出宮,並在逃亡途中被殺害。此外,神德王后康氏所生的另一個兒子撫安君李芳蕃及其女婿興安君李濟(慶順公主之夫)等也在此次政變中被殺。李芳遠等人聲稱是這些人假傳王命召他們進宮探病,然後伏擊他們,但實際上這是李芳遠為了自保而採取的行動。史稱“第一次王子之亂”,又稱“戊寅靖社”。
政變成功後,李茂請李芳遠登上大寶,但李芳遠拒絕了,他“拔劍罵之”,並請求立兄長永安君李芳果為世子。李成桂被迫承認現狀,立李芳果為世子。九月初一日,李芳遠的爵位改為“靖安公”,出任右軍節制使,而他兩個兄長分別為中、左軍節制,同掌兵權。九月初五日,李成桂將王位禪讓給李芳果。十二月,李芳遠三兄弟被補錄為一等開國功臣。
失去王后康氏和兒子李芳蕃、李芳碩之後,李成桂患了一種像火一樣堵塞喉嚨說不出話的疾病。定宗李芳果不喜歡散發著血腥味的漢城,建文元年(1399年),李芳果以參拜神懿王后韓氏的陵墓為由,前往開京,就在開城壽昌宮定居。包括李成桂、李芳遠在內的王室成員也都遷居開京。
李芳遠三兄弟中,李芳毅無意王位,而李芳乾和李芳遠的野心產生了衝突。建文二年(1400年),兩人的矛盾終於爆發,引發了“第二次王子之亂”(庚辰靖社)。李芳遠與李芳幹在開京街頭火拼,最終李芳遠取得勝利,李芳幹被流放。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初四日,李芳遠被立為儲君。有大臣建議稱他為“王太弟”,但李芳果表示自己“以弟為子”,故稱“王世子”。十一月十一日,李芳果將王位禪讓給李芳遠,李芳遠“涕泣不受”,最終“不獲已受之”,兩天後即位於開京壽昌宮。
經過兩次變亂,痛失愛子和寵臣的李成桂對李芳遠極其反感,時常離京出遊。建文四年(1402年),李成桂借去故鄉鹹州祭拜祖陵的機會,策劃安邊府使趙思義起兵反抗李芳遠。李芳遠迅速平息了叛亂,但只殺了趙思義等十六人,並未追究李成桂及其近臣的責任。此後,李芳遠一面加強對李成桂的監視,一面極盡“孝養”之能事,直到六年後李成桂去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五、鞏固王權
李芳遠即位後,立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自己的王權。首先,他派籤書三軍府事李詹赴南京,嚮明廷奏聞自己的即位情況。明惠帝朱允炆批准了李芳遠的襲位請求,建文三年(1401年)六月,明惠帝派遣通政寺丞章謹和文淵閣待詔端木禮前來朝鮮,正式冊封李芳遠為朝鮮國王。六月十二日,李芳遠率領百官至漢城宣義門外迎接明使,並在無逸殿接受了冊封。這一舉動不僅得到了明朝的認可,也增強了他在國內的權威。
然而,就在李芳遠鞏固王權的同時,明朝爆發了靖難之役,朱棣(後來的明成祖)起兵反對建文帝朱允炆。儘管如此,朝鮮依然與明朝的建文政權保持了朝貢關係,兩國的使臣往來頻繁。建文四年(1402年)十月,李芳遠任命河侖和李詹為賀登極使,前往明朝祝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同時,他們嚮明朝禮部申請更換爵命印章。明成祖朱棣對李芳遠的“識時通變”大加讚賞,遂派遣都指揮使高得和左通政趙居任前來朝鮮冊封。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八日,李芳遠再次接受明朝的冊封,正式成為朝鮮國王。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李芳遠派遣使臣前往明朝朝貢,同年四月,他又派遣臣子李貴齡入貢。李芳遠在奏文中提到父親李成桂有疾,需要龍腦、沈香、蘇合、香油等物,並請求與明朝互市。明成祖朱棣對李芳遠的請求表示讚賞,嘉獎他熟悉中國的禮節,並賜給他金印、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