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得到相應爵位的土地和房屋的。
當年,秦帝國就是靠著這一手,吊打了全世界。
秦兵的悍勇和作戰意志,因此冠絕列國。
將包括魏武卒這樣的強軍,打的都不敢與秦軍交鋒。
漢室鼎立以來,其實除了國初,是嚴格執行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外,在太宗上臺後,就開始漸漸停止了按照爵位給付土地和房屋的制度。
這一方面,是因為漢家天子動不動就賜爵,搞得國內不更以下爵位氾濫。
其後,別出心裁的輸粟捐爵制度,幾乎將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打入深淵。
直到劉徹即位後,慢慢的將它復活。
即使如此,現在的漢家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與秦代相比,依舊是個跛子。
秦爵體系,立足於耕戰制度之上。
突出的就是每一級爵位都與下一級和上一級,有著明顯的差距。
譬如,在秦體系之內。
只有有爵位的人才能蓄奴,個人的土地上限與其爵位息息相關。
但漢室卻沒有這些限制。
有錢就是大爺。
一個家貲百萬的富商,即使只是一個庶民,也能照樣在家裡養幾十個奴僕鮮衣怒馬,兼併數百上千畝土地。
而一個家無餘財的五大夫,卻可能還要給這位庶民富商做佃戶。
所以。當年晁錯就毫不遮掩的說: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夫得高爵與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意思是,爵位這東西,陛下您開口隨便封就是了,反正不要本錢。
這句話間接證明了,在當時的漢室,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已然崩潰。
因為,秦的爵位。可是非常值錢的。
從簪梟開始,就享有特權。
譬如,秦律規定,簪梟從軍,每頓給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
從不更開始。可免一人更役。
而在漢室,只有公乘以上。才能享受這個待遇。
而漢家爵位系統的真正分水嶺,是自第九級的五大夫開始。
從這個級別開始,將貴族和庶民,劃為兩個階級。
漢室的官宦世家和將門世家,就是以五大夫為基礎的。
原因是,漢室從五大夫開始。賜給食邑。
使他們能有餘錢和人力,組織和訓練自己的子侄。
漢室的封君制度,由此而始。
然而,能爬到這個爵位的人,統統都是中級以上的軍官。
泥腿子。除非走了****運,斬得一個敵軍的大人物首級,不然,就算打一輩子仗,也熬不到第五級的公大夫。
而漢家,公大夫一下的爵位,根本不值錢。
甚至,可以這麼說,第五級的公大夫跟第一級的公士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待遇幾乎沒有區別。
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一些。
只有到了公乘以上,爵位的待遇和作用,才體現出來。
這種制度體系的設計,很顯然是為了方便了上層的貴族能肆無忌憚的隨心所欲的壓迫下層的百姓,剝削他們,奴役他們。
這種體系,在和平時期,當然是有利於統治的。
但在戰爭時期……
卻是個極大的錯誤!
打仗,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士卒去衝鋒陷陣,與敵人白刃交戰。
而在戰爭時期,士卒就是個消耗品。
倘若不能鼓勵更多的下層百姓踴躍參軍,那麼,等劉徹和他的祖輩們辛辛苦苦訓練和培養出來的這些精兵死光或者老朽之後,誰來給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