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另外一個不大聽話的王爺李世賢處,不過要去南昌必須從華夏的地盤上經過,李世賢也不像李秀成那麼恭順,他和第二師商量,把洪仁發給扣了起來。

葉楓同意了這個辦法,他也知道洪仁發這種小人成事不足,敗事卻綽綽有餘,大好形勢很可能就給破壞了,何況在他看來,結好李氏兄弟遠遠比洪氏更重要。

不僅如此,為了挽回天京對李氏兄弟在戰場上造成的不利影響,華夏軍也開始做出應對,第七師看住泰安清軍主力,第六師西進將曹縣、定陶的淮軍給攆了出去,淮軍本身就只有幾百個人的新軍營頭,裝備訓練都不足,恐怕也得到李鴻章的密令,只要華夏真地打,立刻投降和撤退,結果跑得比兔子還快。

在山東泰安防線正面部署有華夏國防軍第七師,側面還有警備軍第十一、第十四兩個師,他們地後面就是國防軍第五師、第三旅,以及以兩個特種作戰連為基礎正在編練的海軍陸戰第一旅,海面上是擁有二十多艘紅幫炮艦地兩支分艦隊。

面對這樣的佈置,勝保不僅不敢出擊,還在不停地要兵要械,倒是僧格林沁退回河南以後,雖然被捻軍弄得焦頭爛額,還是將主力集中到開封一帶,大有抄截曹縣的勢頭,第六師也就在曹縣停下了步伐,在單縣、曹縣、定陶、曹州一線展開,畢竟面對對方的馬隊,如果是進攻的話可能機動性不足,但是防守卻固若金湯。

徐州第一旅也西進取了歸德府,與曹縣第六師形成呼應,徐州則由警備軍第十二師駐防。

經過半年的籌劃和勘測,徐海鐵路已經開始動工,不過海州鹽商對這條鐵路並不是非常滿意,因為這是一條孤線,按照海州鹽商的想法,海州的鐵路到徐州以後,可以北上山東,直達天津、京師,甚至是東北;往西可以經河南、到山陝、甘肅;往南則走安徽到南京、湖廣,則海州鹽就可以通達天下,他們的財富也可以通達天下。

所以海州鹽商一邊修鐵路一邊還眼巴巴地盯著華夏的軍隊,希望他們能夠儘快將這些地盤打下來。不過第一旅讓開以後,以警備軍一個師防守徐州,力量看上去有些薄弱,葉楓的目的也是讓淮軍動一動,然後伺機給李鴻章點教訓,不要總是想要要左右逢源。

“讓第八師在南邊給淮軍施加點壓力,至於皖北的淮軍暫時不用管,一個警備師進攻不行,防守還是足夠的,讓海州的第十三師往徐州方向動一動。確保徐州的安全。”葉楓道。

趙勇點了點頭,指著地圖道:“此次作戰,我軍的主要目標是開封的僧格林沁,打掉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清廷將喪失大部分機動兵力,而在河南,有捻軍會配合我們作戰。”

“此次作戰,殲滅僧格林沁是一個方面,和捻軍合作也非常重要,捻軍雖接受太平天國封爵,但聽封不聽調,又在清軍腹地活動,現在幾大勢力的劃分日趨明朗化,但是底下也暗流湧動,廣東、福建的太平軍日趨腐化,我方的商人已經多次反映,對福建正常的經濟活動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前段時間還發生了扣留我華夏商人的惡劣事件,對於各方勢力之間的融合問題,我們是傾向於政治解決,但是要開啟一個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捻軍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葉楓翻看著情報局的蒐集的資料,上面有捻軍主要首領的性格和經歷。

“捻軍能夠聽封不聽調,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捻軍自己還沒有建立獨立王國的打算,畢竟他們的形勢不太好,淮軍、僧格林沁、各式團練和勇營環伺,這對我們拉攏他們是很有利的;但另外一個問題是捻軍自由慣了,或者說內部有分歧,不受約束,恐怕他們也很難願意接受華夏嚴格的律令,特別是要剝奪軍權和大部分特權的情況下。”

第六集 中國攻略

第330章 … 政改

“軍閥割據和擁兵自重這樣的情況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