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不滿,直接把木克華遣送回印度。
卓克華回印度以後,一邊做醫生一邊搞宣傳,把他在延安的所見所聞向印度人民做介紹。他這次陪同尼赫魯拜訪周赫煊,還有個身份就是記者。
此時的印度國大黨絕對屬於進步黨派,整天跟世界各受壓迫民族搞友好交流。抗戰之初,尼赫魯就應朱老總的邀請,決定派一支醫療隊前往中國,印度各界對此熱烈響應,僅是報名援華的醫務人員就有700多人,“五華”就是從那700多人裡面選出來的。
“你好,周先生。”
“你好,尼赫魯先生。”
“你好,木克吉先生。”
“你好,卓克先生。”
尼赫魯說:“我對中國人民的抗戰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你們的事蹟鼓舞著印度人民。”
周赫煊說:“感謝印度人民的支援,更感謝國大黨和援華醫療人員的慷慨相助。”
尼赫魯這位未來的印度開國總理出身於婆羅門,是標準的白種人。如果按照各種奇妙誤解來算,尼赫魯跟希特勒還是同族都是雅利安人嘛(斜眼笑)。
至於木克華和卓克華兩位醫生,則是一白一黑。黑的那個明顯種姓較低,但肯定不是賤民,因為賤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力。
聖雄甘地雖然一生反對種姓制度,鼓勵高種姓和低種姓通婚,但卻並不包括賤民在內。印度的賤民群體佔總人口的20%多,但寬容偉大如甘地都不把賤民當人看,白白浪費了五分之一的人力資源。
尼赫魯很快聊起了他在英國的留學生涯,又談起了愛因斯坦、羅曼羅蘭、蕭伯納等朋友。緊接著,他又對孫夫人稱讚不已,還託周赫煊幫忙給孫夫人帶去禮物。
尼赫魯從包裡拿出一本《大國崛起》,說道:“周先生,你的鉅著令我受益匪淺,請務必留下簽名。”
“那是我的榮幸。”周赫煊迅速在扉頁上簽名留念。
尼赫魯請教道:“周先生,你是國際問題專家,你覺得像印度這樣的國家該怎樣尋求獨立解放與發展崛起?”
周赫煊笑著說:“印度的獨立是必然的,這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契機。”
尼赫魯搖頭道:“英國早在20年前,就釋放出了要讓印度獨立的訊息,但每次都是騙人的把戲。這些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雖然英國明文表示願意讓印度獨立,但他們總是在敷衍,印度人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周赫煊說:“印度獨立的關鍵在美國,而非英國。”
“美國?”尼赫魯像是捕捉到什麼靈感,但又想不通透,驚異道,“請周先生詳細說明,萬分感謝!”
1001【智如象頭神】
尼赫魯此人的先祖,是莫臥兒皇帝的御前學者,其家族在莫臥兒帝國世代為官。有點像中國兩漢時代計程車族,掌握著極為稀缺重要的知識資源。
到尼赫魯的爺爺輩就家道中落了(毀於印度大起義),幸好他爹是個有能力的,重振家業成為了百萬富翁。
以尼赫魯的才識而論,此人極為博學。他精通印度教典籍和傳統印度哲學,在劍橋學的又是數理化,同時還兼修人文科學,接著又進入倫敦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為了擴大獨立運動的影響力,尼赫魯提出“到農村去”的口號,深入偏遠鄉村搞運動,由此精通印度各地的方言。
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尼赫魯就是個無所不知的全能天才。人們稱呼他為“班智達”,這在印地語中是“大博學者”的意思。
尼赫魯此時與全世界的進步人士都保持著友好關係,包括中國共黨的諸位大佬們。所以在印度建國之初,與新中國的外交關係非常親密,他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直到某天,這位印度的“大博學者”徹底膨脹了,利慾薰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