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的治山隊來。”
於德全道:“我們大隊糧食過長江,都是用了他們提供的種子和肥料,二隊的菌肥廠和養豬場都是李剛他們幫著建起來的。我早就想向公社和縣委彙報,但李剛無論如何不讓,只同意總結二隊貧下中農科學種田的經驗。”
陳成道:“看來你們做人很低調,很謙虛,像你們這樣踏踏實實搞事業的知青不多見。說明你們很有頭腦,很有見地。誠心希望對我們縣的農業學大寨工作多提建設性意見。”
李剛道:“陳書記客氣了,我就以幾年來的觀察說點體會:茂林縣是山區,自然資源很豐富,但大多沒有開發利用,主要原因是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也沒有充裕的資金積累,搞高附加值的工業專案,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解決溫飽問題,首先要大面積提高糧食產量。我們這裡土壤貧瘠,種子嚴重退化,必須提高土壤肥力,改良作物品種,這兩個問題可以借鑑二隊的經驗解決。
再就是解放勞動力,這可以用推廣除草劑和生物殺蟲劑的辦法來解決,最費人工的夏鋤生產就可以全部免除,剩餘勞動力用於搞飼養業和食用菌養殖業,增加社員的收入,改善目前的貧困狀況。
有了糧食,縣裡可以開辦釀酒廠,用餘糧釀酒可以獲得很高的利潤,對市場也是一個貢獻;用野果造果酒也可避免自然資源的浪費。
我們的農藥加工技術可提供給縣裡,縣裡建一箇中等規模的農藥廠,生產的除草劑和殺蟲劑可供三百萬畝土地使用,一年銷售收入能達到一千萬元。
公社辦一個食用菌種培養廠,向社員提供人工養殖木耳蘑菇的菌種,每年也可收入一百萬元。社員用鋸末、作物秸杆養蘑菇木耳,每戶每年也能增加五百元的收入。”
陳成道:“很受啟發,但不知建釀酒廠和農藥廠需要多少資金?”
李剛道:“釀酒廠在原來酒廠的基礎上擴建就成,需要增加十萬元投資;菌肥廠也需要十萬元。
公社的食用菌菌種廠兩萬元就足夠了。
大隊林場的廢棄鋸末和樹枝都可以用來生產食用菌,每年增加十萬元沒問題。”
陳成、張家良、於德全幾人均覺計劃切實可行,資金也可以解決,決定回去立即擬訂詳細計劃,儘快落實。
中午,李剛在治山隊,用紅燒野豬肉、野雞燉蘑菇、木耳炒雞蛋、清蒸大鯉魚、“老龍口陳釀”招待了幾位客人。
吃飯的時候,公社張家良書記說:“現在,濱城市開始招知青回城,公社給老虎城子知青點兩個名額,希望你們互相謙讓,不要鬧得不團結。”
臨走,每人留下四兩糧票,三毛錢飯錢。
點長趙建華出車回來時,召開了會議,落實兩個回城名額,結果是女生楊黎明和劉建新這一對情侶中選。楊黎明父親有病,需要回家照顧;劉建新哥哥姐姐在外地,(奇*書*網…整*理*提*供)父母年齡大了,也需要有人在身邊。
招工表很快下來了,兩人被“濱城造船廠”錄用。
臨行前,李剛在治山隊擺下豐盛的酒宴為他們送行。
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了三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都有些戀戀不捨。
李剛從治山隊取出三萬塊錢,每人一萬五,算是他們的獎勵錢。
李剛把養豬場交給“耗子”張浩管理;養雞場掙錢不多,不辦了,把雞賣給縣罐頭廠;人手集中到菌肥廠和養豬場。
第二天,譚麗同杜麗萍開一臺解放;李剛開一輛“野馬”大吉普,拉著楊黎明和劉建新的行李物品,天明出發,日沒落就到了濱城。
先到劉建新家。父母見劉建新回來,歡喜非常,把東西卸下,再送楊黎明。
楊黎明家住在靠郊區的兩間半平房,哥哥結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