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
顧繡興肯定地答道:“正是。發放補貼比提高糧食價格來得更直接,更容易激起商人從南洋運送糧食的積極性。”
章節目錄 第六百一十三章 紡織業的前景
荊州的常平倉一直由張道涵親自掛帥主管,因此,涉及到糧食安全,張道涵自然得全程參與。
另外,陝西的問題還涉及到人口安置,黃渤和顧繡興與會,張道涵還以為,林純鴻會透過棉紡和毛紡織業來安置人口。
現在,顧繡興居然提出補貼的建議,不免讓張道涵懷疑林純鴻早已有定計。
不過,林純鴻是否早有定計,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補貼一策,是否真的可行。
張道涵指出,雖然荊州財政狀況好轉,若大規模補貼糧食輸入,相當於為整個大明輸血,很可能會把自己拖垮。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思。
三人議來議去,最終,林純鴻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下達了命令:
“……著力提高魚乾的產量、加大獸肉的輸入量,令薛一謙組織船隊至安南、占城及暹羅購買糧食,補充常平倉的缺口,以解燃眉之急。”
“令經濟學院立即調查,補貼多少,才能激起商人輸入糧食的積極性。視情為糧食輸入提供補貼……”
“逐步提高糧食價格,藉此來彌補補貼的虧空……”
“在工程院下設立農技所,研究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無論是水稻,還是小麥,提高單產的空間還很大,選種、培育優良品種,勢在必行。”
……
幾條命令,既考慮解當前之困,又著眼長遠,為大明的糧食安全做了長遠規劃。張道涵將其整理成冊,準備以上述幾條擬定具體方案,再拿到閣幕屬討論施行。
糧食問題的討論,暫時告一段落,緊接著,就是艱難無比的人口安置。
在宏觀上解決了糧食供給問題後,人口安置便轉化成為數百萬人口找到工作。築鋼軌路基,只能是暫時的,?
?竟,荊州既沒有財力、也沒有必要一直保持高速修築鋼軌路。
果然,正如張道涵所料,林純鴻把希望寄託在移民和紡織業上。
林純鴻說道:“最完美的方案,當然是將人口全部轉移至南洋,只可惜,這個程序只能逐步展開。我的意見是,中書府新設民政司,專事管理人口及推動移民。移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非數十年功夫,難以見到顯著成效。往後,移民目的地不僅包括南洋,孫蘭洲也要納入其中。”
南洋?孫蘭洲?張道涵、黃渤及顧繡興想想就覺得興奮,一旦漢人在這兩個區域佔據主體地位,無異於再造了兩個大明,華夏文明的拓展,開創了歷史上最為迅速的時代。
這是一個大時代!
這是一個後人頂禮膜拜的時代!
張道涵激動地應了聲“諾”,聲音甚至帶著一絲顫抖。
林純鴻接著說道:“短期之內,數百萬人口還得大明內部消化。荊州這幾年的實踐,你們也看到了,工坊、貿易所能安置的勞力,遠非農牧業所能及。所以,我們的精力還得放在發展工坊及商貿上。”
說到這裡,林純鴻將目光轉向黃渤及顧繡興,肯定地說道:“相比較其他產業,毛紡和棉紡,所能容納的勞力更多,近期安置人口的重任,需要你們兩個挑起來。前段時間,我和黃渤商討了在天津發展毛紡織業相關事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