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又害怕又興奮,一個個搶著點燃了手裡的鞭炮。
小孩子們玩完了,林爺爺把長長的一掛炮仗放在院裡涼東西的鐵絲上,點燃了火捻。
真正的炮仗動靜很大,小孩子們都嚇得捂上了耳朵。
林爺爺卻是站在門檻外,十分悠然自得的聽著久違的鞭炮聲。
接下來就是吃年夜飯了,林奶奶準備的很豐盛,有魚有肉,包的餃子也是肉餃子,除此之外,還準備了自家釀的酒。
林爺爺和林勇林東喝的是高粱白酒,林奶奶帶著兩個兒媳婦喝的是果子酒,是用山裡的酸棗釀出來的,甜絲絲的,倒也挺好喝的。
北方人家都有守歲的習慣,不過林爺爺林奶奶體恤小輩,吃完飯喝完酒都十點多了,大人還可以,小孩子們都瞌睡的不行了,四麗都已經在炕上睡著了,就讓兩個兒子各自回去了。
林東抱著四麗,許沁領著三個孩子回到自己家,一進屋子脫了外套就感受到了溫度差。
三剛嚷嚷,「還是奶奶家暖和!」
許沁搓搓手,把封好的爐子開啟,一邊烤火一邊說道,「火牆的確不錯,我仔細看了也不算太複雜,要不咱們也弄一個?」
林東把小女兒放到床上,給她蓋好被子,走出裡屋說道,「是挺好,但裡面什麼構造看不出來,咱爸也不知道啊。」
許沁替三剛摘下圍巾,說道,「其實裡面就是煙道,熱氣透過的地方,壘成空心牆不就行了?」
她一邊說,一邊去了東屋,許曉梅現在回關家村接活兒了,縫紉機鎖邊機都拉走了,屋子裡空蕩蕩的,還特別的冷。
許沁找到紙筆回到堂屋,思索了片刻,飛快地花了一個草圖,「林東你看,火牆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牆體二次散熱,咱們是後建的,可以不要那麼高,就在兩個臥室靠著外面的牆各自砌上一人高就行了,堂屋買上兩個鐵皮爐子,這樣晚上睡覺就暖和了。」
林東嘿嘿笑了兩聲,「這主意挺好,就是有點費火兒。」
許沁一聽立即不高興了,「冬天這麼冷,費火兒不很正常嗎?」
林東怕她真生氣了,立馬就投降了,「正常正常,等一回去,我就買紅磚,找師傅來弄行不行?」
許沁哼了一聲,「這還差不多!」
火牆那是東北人特有的取暖方式,海城這邊雖然也是北方,但沒那麼冷,一般人家冬天也就是生個爐子。
紅磚不算難買,找會做火牆的瓦工不容易,林東託了好幾個人也沒找到,最後一個老師傅看了看許沁畫的草圖,說是可以試試。
第二天,老師傅帶著兩個徒弟上門了,一開始不敢下手,當量了半天,還在地上擺了一會兒花磚,真正動手幹倒也挺快,下午一點,兩堵一人高的牆就砌好了,煙囪是走窗戶的,也弄好了。
許沁把兩個嶄新的鐵皮爐子都生上了火,屋子裡立即濃煙滾滾,幾個孩子嚇壞了,都跑到院子裡去了。
燒了約有半個小時,濃煙變小了,老師傅得意的說道,「都通了,挺好的,這煙是有潮氣,使勁燒燒就好了!」
做了火牆之後,家裡就舒服多了,燒煤塊或者蜂窩煤家裡多少會有點味道,雖然還在正月裡,年還沒過完,但還是有很多社員進城賣東西,賣什麼的都有,其中就有賣柴火的,是從山上砍的枯樹枝,收拾的整整齊齊的,許沁買了很多,院子裡都堆滿了。
用木柴燒爐子,即便上面不封上,屋子裡也沒什麼味道,還特別的暖和。
第59章 、賺錢養娃
正月初七, 許沁在孃家住了幾天之後,就帶著孩子們回寧縣了。
本來她還想在河西村多住一段時間的,但初六這天許堂叔來拜年了, 他現在是單位的二把手,有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