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沁還是不同意,正要繼續反對,許支書大手一揮,「行了,就這麼定了,等火牆和爐灶都盤好了,你們也都搬過來,哪能天天住招待所啊?」
連住加吃,一天估計至少得十五六塊。
自家閨女有錢他是知道的,但買房子一下子花了那麼多,估計手頭也沒多少錢了,過日子,哪能這麼個花法兒?
其實不用他說,許沁也住不了兩天暖氣房了,因為新生報到的日子馬上就結束了,必須抓緊去學校報到了。
這天上午,林東陪著許沁去師範大學報到,順便去找了相關領導,提了孩子上學的事兒,行政科的副科長倒是一口答應了,說師範大學就有自己的附屬小學,把孩子的資料給他,跟學校報備一下,就可以去上學了。
這些天一直懸著的心事兒總算是解決啦。
師範大學管理沒有那麼嚴格,許沁為了照顧四個孩子,選擇了走讀,但林東的大學屬於軍校,是全封閉式的,要求必須住校,林東選擇了最後一天去報到,他在大門口看著許沁和幾個孩子漸漸遠去的背影,眼睛竟然一下子濕潤了。
負責接待新生的是個軍官,笑道,「不捨得老婆孩子了,現在立馬辦理轉學還來得及!」
林東看了他一眼,轉身走了。
新任教官洪子義氣得拍了一下桌子,這活兒可真沒意思,這些剛考上來的學生看起來特別呆板,好不容易來個年齡大點的,卻連個玩笑都開不起。
不過話說回來,剛才那小子長得是挺精神,人家的老婆孩子也是真好看,看他的履歷表,還比自己小兩歲呢。
想到自己還打著光棍,洪子義有點酸,也有點可憐自個兒。
他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材有身材,還是中級尉官,咋就連個媳婦都找不上呢?
景新衚衕的老房子粉刷好了之後,裡面還挺亮堂的,王美蘭用抹布把窗臺地面都擦得乾乾淨淨,還把火牆提前給燒上了。
是用柴而不是用煤球。
現在什麼都是憑票供應,買煤,也是,許沁一家現在是北京人了,去街道領了糧本和各種供應本,這蜂窩煤供應還挺緊張的,一家一冬就給兩百斤,加一個人多二十斤,一家六口就給兩百八十斤。
聽起來似乎挺多,但蜂窩煤不是煤,加點石灰或者黃土還能更多,做好的蜂窩煤一個都兩斤多了。
反正最後就給了一百一十個蜂窩煤。
家裡的爐子若是一天到晚的燒,一天咋也得四五個,火牆燒得就更多了,還不夠一個月用的。
許支書就四處轉悠,終於打聽到有賣柴的地方,花三塊錢買了一大車,都是山上砍的樹枝,有小孩胳膊那麼粗了,挺耐燒的。
「爸,明天我領著大國和二強去學校報到,把三剛和四麗送到託兒所後,你倆出門隨便逛逛吧!」
她給三剛和四麗找的託兒所是街道辦事處開辦的,上託兒所比上小學簡單多了,人家一看戶口本就是這一片的,立馬就收了。
老兩口來了淨跟著忙活了,還沒顧得上出去看看,連□□都沒去呢。
王美蘭說道,「不急,天這麼冷,出去瞎轉什麼?」
別的事兒她張羅不了,想張羅著趕緊給四個孩子找個合適的保姆,要不然等她和許支書走了,閨女根本忙不過來。
許支書輕輕咳嗽了一聲,「這可是北京,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去□□看看,不虧的慌?」
王美蘭一想也是,「那咱去□□瞅瞅就回來。」
其實許沁也一直琢磨找保姆的事兒,她已經託了何大爺幫著找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找到合適的人。
許沁辦好大國和二強的入學手續,有個老師直接把兩個孩子給領走了,看看時間不早了,車子騎得飛快,幸而趕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