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頁

因為這個,領導記了仇,很快就把他開除了。

許沁笑了笑,「沒關係,馬師傅您去忙吧,這事兒我都想好了,準備登報紙招人,北京城這麼大,一準兒能有不少人來!」

在登報紙之前,她先跑了幾趟工商,把服裝店和裁縫店的營業執照跑下來了,之前她開裁縫店的時候,人家工商不受理,今年開前門的服裝店,她又去找工商,人家說相關政策還沒下來。

幸而這回能辦了,把所有的手續都補上了,估計以後每個月要交一筆不小的稅了,不過,這是應該的,這樣才能讓人感到踏實呢。

許沁平時有看報的習慣,現在北京大部分的報紙都是不打廣告的,只有個別的報紙會有,她開車直接去了解放日報。

報社沒有專門的廣告銷售人員,一個姓任的編輯接待了她,「這種招聘廣告,倒是從來沒有做過,版面不太好安排。」

許沁提前準備了兩份稿子,一份是招聘,一份是製衣店的廣告,「你看這一份怎麼樣?」

任編輯這才點了頭,「我們這邊不負責廣告對接,負責對接的是一家專門的廣告裝潢公司,也在這院裡辦公。」

許沁去了廣告公司,很快就談妥了,一條廣告可以佔八分之一的版面,價格是兩千四。

這個價格委實不算便宜了。

不過,因為資訊缺乏傳遞的渠道,媒體特別單一,估計效果會非常好。

廣告公司的業務員姓方,是個挺開朗的年輕人,「許同志,你看你什麼時間方便,我去製衣店拍幾張照片。」

「明天上午?」

小方點頭,「成,明天九點我過去。」

第三天,報紙上刊登了製衣店的廣告,不得不說,效果真的是太好了,比許沁想像的還要更好。

很快,大柵欄的製衣店變得異常熱鬧了,顧客絡繹不絕,比開業那天還熱鬧呢,很多人跑大老遠來買衣服,還一買就是好幾件。

許敏和小李看著空蕩蕩的貨架都有些發愁。

以前,也出現過供不應求的顯現,但最起碼店裡還有一半的款式是有貨的,這可倒好,一到下午,基本上就沒有衣服可賣了。

但她們也不好再催上貨了,因為裁縫師傅們,已經連著好幾天都加班加點幹活了。

何大姐和郭大姐還好,到底減輕,四個老師傅可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也是真不容易。

許沁這些天也是真忙,她狠了狠心,以孩子住院了為由,又請了一週的假,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這麼做的確有點不地道,也忒不對,但除此之外她沒別的辦法。

要是說了實情,周老師說不定很生氣,也說不定讓她延期畢業。

人要是有分身術就好了。

製衣店廣告上也打了招聘,來應聘的師傅挺多的,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許沁選人的標準很簡單,就是要求手藝好。

手藝不好,說破天也白搭。

最後選出來二十個人,十個師傅十個學徒,十個師傅裡面,四個是老師傅,六個是手腳麻利的年輕師傅。

這麼著,人手一下子就多了,相應的機器裝置也多了,家裡的兩間西廂房肯定裝不下了。

許沁託何大爺在隔壁衚衕賃了一處院子,比現在住的大小差不多,亦有四間正房四間廂房,因為是一下子全租了的,租金不算貴,一個月四十塊。

簡單收拾了一下,把微風製衣的牌子挪到那邊大門口了。

這天上午,一個小夥子過來送貨,他姓範,是齊家軍的一個小兄弟,看樣子年齡也不大,也就二十出頭。

小范指著七八輛三輪車說道,「姐,你看,這縫紉機,這鎖邊機,都是最新貨,不但不要票,價格也和商場差不多!」